<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知識 » 創新管理

    實現“中國創造”還需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5-04-07
    5548

       我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制造業是我國經濟支柱性產業,但是,我國制造業卻一直面臨著大而不強的尷尬局面。在新常態下,我國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還需先從制造業先行,促使制造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的“中國制造2025”將于近期對外頒布。這個被稱為“中國版工業4.0規劃”的文件,是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具體貫徹落實。從相關路徑來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制造業先行先試最可行的選擇。
     
      在經濟新常態下,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取代傳統的“投資拉動增長”,已成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堅持創新驅動,以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而近期發布的《意見》,正是今年我國在經濟新常態關鍵時期的發展戰略方針。歸納起來,《意見》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這么幾大看點:包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功能定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提升勞動、信息、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效率和效益,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要“四個堅持”原則即堅持需求導向、人才為先、遵循規律、全面創新。具體措施包括改進準入管理、財稅支持、直接和間接融資支持、提高獎勵比例、企業參與國家創新決策、技術移民以及科研院所改革。由上述措施,我國到2020年有望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變身創新型國家提供有力保障。
     
      環視全球,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發展一直建立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尤其把工業技術創新放在優先位置。美國企業創新環境的形成,一是來自美國企業的創新理念和創新文化(55.910, -1.54, -2.68%);二是資本市場以及風險投資機制為企業創新保駕護航;三是來自政府對企業創新的大力支持。尤其政府大力支持設立全美制造業創新網絡,加強高等工科類院校和制造企業之間的產學研有機結合,通過聯合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力量,發展尖端科技和培養制造業技能,主動將知識創新成果向企業轉化,并以企業為依托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以推進產業結構升級。
     
      美國的實例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非在制造業先行先試不可。因為,制造業是我國經濟支柱性產業,我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但卻面臨大而不強的尷尬。加之當前,我國制造業PMI和匯豐制造業PMI雙雙持續走軟,一方面表明中國制造業增速呈現不斷放緩的走勢,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制造業正處在由傳統制造業向新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猶豫期”。所謂新型制造業,就是依靠科技創新、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增加就業、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競爭能力、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制造業。那么,經濟新常態下,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歸根結底在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創新驅動,促使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這種戰略構想非常正確,應該加快部署,沒有什么可猶豫的。令人欣喜的是,3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落實“中國制造2025”時,強調要順應“互聯網 ”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53.580, -0.52, -0.96%)、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10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梢哉f,《中國制造2025》將是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的發展綱領和頂層設計。而政府的戰略行動,也向市場傳遞出中國制造業轉型將迎來大突破、大提速的強烈信號,主要形式將是由政府主導,在現有的科研院所、大學和企業的基礎上,建設一批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中心,以產業聯盟來推動。
     
      由此,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大藍圖,爭取有創造性突破,我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亟待在如下方面下苦功:
     
      第一,嚴格遵守“中國制造2025”的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融合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五個原則,特別是創新驅動與融合發展,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關鍵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核心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由于“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而深度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就是實現高端裝備制造,包括生產體系的智能化。
     
      第二,把握好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企業主體方向。在產業結構調整大背景下,創新型企業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主體及自主創新的主體力量,應緊隨產業政策走勢,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通過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整體水平,提高中國企業“智造”水平。
     
      第三,中國未來推動“中國制造2025”,更需在多個領域加強與國際領先的創新企業,如蘋果(Apple)、谷歌[微博](Google)、微軟[微博](Microsoft)、IBM[微博]以及三星[微博](Samsung)等的合作,以此實現創新技術資源的全球化配置和創新“經驗”的共享。
     
      第四,企業在自主創新中堅持產學研緊密結合。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需要注重協同創新。企業還應努力牽頭實施產業目標明確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第五,著力培育企業創新文化。企業創新文化的關鍵要素包括構建平等、民主、開放、寬容和積極行動的企業創新氛圍,以開放心態面對異議,及時糾正錯誤,維護探索新想法的自由及與他人協作的愿望。另外,保護知識產權,加強對企業創新人才的呵護和有效管理。
    責任編輯:何軍
    相關評論
    相關動態
    公共服務資源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日韩成人av在线|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成年日韩片av在线网站|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免费视频完整版 |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