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首次捕獲了來自一顆被星系團扭曲的爆炸恒星的圖像,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3月6日報道,一個世紀以前,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首次預言了這一效應。現在,經過對太空長達50年的觀測,該效應終于被觀測到。
圖像顯示,4個光斑都源自一顆超新星的爆炸,它們在一個遙遠星系團周圍排列成一個“愛因斯坦十字”。光斑的形成原因是,星系團中的暗物質使來自超新星的光線發生彎曲,盡管超新星與星系團有許多光年的距離,但從哈勃望遠鏡上看,超新星就位于星系團的后面。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帕特里克·凱利說,4個光斑在宇宙中的運動軌跡各不相同,而它們運動的時間受其穿越的暗物質的數量影響。凱利所在的國際研究小組得到了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支持。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史蒂夫·羅德尼說,這就好比幾列火車同時從同一個站臺出發,前往同一個目的地,但路線各不相同,速度也不一樣。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宇宙物質的高度集中將形成強大的引力,能讓穿過其中的光線發生彎曲,就像光線穿過透鏡一樣。
盡管引力透鏡效應早在1979年就被發現,而且隨后被證實存在于星系和類星體等天體中,但此次是天文學家首次通過恒星——一個距離地球93億光年的超新星——爆炸釋放的強烈光線發現引力透鏡效應。
2014年11月11日,天文學家在分析哈勃望遠鏡收集的圖像時首次看到,4個光斑圍繞一個距離地球50億光年的星系團形成十字,隨后天文學家利用地球上的其他望遠鏡分析了這些圖像。哈勃望遠鏡捕獲的這顆超新星的4個圖像出現的時間彼此相距幾天或幾周。凱利博士說:“當我在這個星系團周圍發現這4個圖像時,我十分詫異。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凱利博士說:“我們可以看到這顆超新星4次,通過測量其在4個圖像上出現的時間差,我們希望能對這顆超新星、其在爆炸前的形態以及引力透鏡效應有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