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道,哈佛、愛丁堡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共同合作,研發了第一個反映實體腫瘤形狀和成因演化的3D模型。
Martin Nowak參與了模型的設計。他是哈佛大學數學教授兼生物學教授、進化動力學項目主任。他說:“之前大多數人包括我們,都在用非空間模型來研究癌癥的演變,但這些模型無法描繪出實體腫瘤的空間特征。現在,我們終于首次嘗試了計算機3D模型!”
新模型的關鍵在于它能夠展現出細胞遷移的過程。在描述腫瘤的視頻中,相同的顏色的細胞產生相同的變異。當腫瘤慢慢長大時,這些細胞就聚合成群。
在患者體內數以十億的癌細胞中,只有極小的一部分——大約百萬分之一的細胞能夠抵抗藥物治療。當治療開始時,視頻顯示那些沒有抗性的細胞被清除,能夠抵抗藥物的少部分細胞被留下。但是很快,這些細胞開始大量復制,導致癌癥復發。
Nowak稱:“細胞的遷移能力幫助我們理解癌基因的驅動突變是如何控制腫瘤的。同時,它還解釋了為什么定向治療的幾個月后,癌癥又會復發。”3D模擬腫瘤細胞的方法并不能直接提供治愈癌癥的方案,但它能幫助改善癌癥治療的現有方法,提供新的可能性。(實習編譯:陸美彤 審稿: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