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工程機械設備越來越不好賣。為了盡可能打開銷路,工程機械生產商將越來越多的心思傾注于客戶最關注的兩大產品特性,一是能耗經濟性,二是安全性。
提起礦用卡車,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便是上百噸重的龐然大物,高耗油、冒黑煙、轟隆隆爬行在黃土坡上,如果遇到崎嶇陡峭路段,甚至還有翻車的危險。
德國一家工程機械生產商ETF(European Truck Factory,歐洲卡車工廠),正在生產一系列新型礦用車,不僅擁有超大的承載能力,而且更具經濟性和安全性。

最大的秘密隱藏在這些礦用車的輪胎中,它們比通用的同類型車用輪胎小了不少。輪胎尺寸為24.00R35,比大輪胎的成本更低,每個輪胎的負荷也大幅減少,平均每個輪胎負荷20噸。

不僅如此,這些輪胎呈多排結構,并采用全輪驅動和全輪轉向的設計,能夠彼此獨立旋轉。

礦用車能夠獲得更小的轉彎半徑,甚至能實現360度原地轉向,從而更適應礦山這種復雜的作業環境。

特殊的底盤設計則帶來了更高的安全性能。在一個輪胎懸空時,車輛仍能通過其他車輪的附著力保持穩定。


由于輪胎彼此相對獨立,因此行駛在凹凸不平的路段,輪胎們將隨著路況而自動調節高度,確保車輛平穩行駛。
同理,在輕載或空載時,ETF礦用車可以將部分輪胎懸浮,減少與地面的摩擦。ETF估計所有的這些設計將會降低45%的能量消耗。


ETF生產的該系列自卸卡車,不僅可以“單兵作戰”,還可以幾輛車連接成一個車隊。

卸貨不僅有傳統的“后倒式”,還可以通過旋轉貨廂實現“側翻”。


目前,該系列主要提供礦用卡車、礦山運輸列車、自裝載式卡車三種方案。



ETF官網介紹,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創新技術應用,這些卡車的生產率將提高12%,還可減少5%-10%的卡車使用數量,降低47%的輪胎損耗,減少25%的燃料消耗。同時減少路面維護和基建費,并大量減少污染排放。
不過,亦有懂行的網友指出,該產品設計存在不少缺陷。其認為,小而多的車胎設置,使得觸地表面積大幅增加,這將產生更多的熱量和輪胎磨損,受到的阻力或許也不比普通礦卡少。此外,底盤幾乎沒有三角結構,強度是否可靠亦值得質疑。
概念礦車的上市時間不詳。《卡車之家》曾于今年2月初報道稱,該系列礦用卡車即將下線運行。ETF官網的聯系方式欄目顯示“正在維護”,界面新聞記者暫時無法與之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