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今年第三季度電子信息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整體發展平穩,效益穩步增長、結構調整明顯,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發展趨勢突出,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智能終端、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重點項目及新興領域穩步推進。但當前產業運行同時也面臨一些壓力。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產銷平穩增長。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9%,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0.3和0.6個百分點;自年初以來,電子制造業增加值始終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領先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全行業完成銷售產值74096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1.2和0.6個百分點。
效益水平改善。1-8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206億元,同比增長9.6%;利潤總額2477億元,同比增長28.7%;全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9%,分別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提高0.6和0.7個百分點。從主要行業來看,通信設備與電子元件行業盈利能力較為突出,利潤率均為4.9%,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來看,內資企業效益水平較好,平均利潤率為5.5%,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
投資增長緩慢。1-9月,電子信息產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24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0.4和1.3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產業新開工項目6203個,同比下降2.4%。
內外需市場分化。信息消費快速發展,推動全行業內銷市場上升。智能手機內銷同比增長20%以上,智能電視和平板電腦內銷均保持兩位數增長。1-9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內銷產值36951億元,同比增長15.3%,高于全行業銷售產值增速5.1個百分點,對行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1.6%。外需市場相對疲軟,1-9月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7145億元,同比增長5.5%,低于全行業銷售產值增速4.7個百分點,對行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8.4%。
報告顯示,從整個產業發展來看,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變革、創新、融合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呈現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技術水平提升加快、產業融合滲透加快和綠色制造推廣加快等4個特點。
但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產業運行面臨的壓力依然突出。一是外需市場不足,世界經濟復蘇步伐緩慢,今年以來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持續低迷;二是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掌握不足,磁性材料、存儲設備、操作系統等產品大量依賴進口;三是產業向外轉移加快,外資企業選擇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投資生產,光伏等領域的內資企業為規避貿易風險也開始向其他國家轉移;四是在成本提高、產品價格下降及庫存增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從行業未來走勢看,重點企業訂單雖增速放緩且以短單為主,但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對行業發展形成積極支撐。根據前三季度的發展情況,預計四季度也將保持平穩增長趨勢。預計2014年全年行業將保持平緩增長,增幅約為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