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近期在小型SUV市場上的頻頻發牌,再次印證了小型SUV正在成為中國最熱的汽車細分市場的事實。無論是近期火熱的繽智、ix25,早些的創酷,還是更早些的翼博、昂科拉,合資品牌“貪婪”的吃相在小型SUV這塊“蛋糕”面前暴露無遺,一腳踩進10萬元價格區間。而自主品牌也不乏有跟進的實力者,哈弗H2、瑞風S3、駿派D60等熱門車型也紛紛閃耀到來,與合資品牌厲兵秣馬、刀戈相見。
有意思的是,瑞風S3官方指導價最低6.58萬起,整備質量1210KG,有人計算了下,平均1斤也就26塊錢,這種別出心裁的算法,成為近期網友和業內熱議的一個話題。這一方面反映出自主品牌小型SUV在價格上的親民,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小型SUV市場競爭的焦灼。當然,最具話題性的的不是機巧的“論斤賣”算法,而是其背后,自主品牌如何打贏小型SUV這場硬仗的討論。
回歸主題,小型SUV之所以越來越受追捧,究其原因無非天時、地利、人和方面因素。
天時:小型SUV置身于SUV熱之下
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30年,但在消費審美上卻走過了發達國家近百年的歷程。從三廂為王到SUV和兩廂熱,正是國人消費審美的一個變遷和縮影。SUV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流行起來。中國遼闊的國土面積和復雜的路況,使得國人“精明”的將目光鎖定在比轎車通過性更好、駕駛視野更好的SUV上。
SUV市場連續四年高速增長,已經成為中國車市熱門的細分市場之一2011年增長20.2%,高于乘用車增速15個百分點;2012年增長25.5%,高于乘用車增速18.4個百分點;2013年增長49.4%,高于乘用車增速33.7個百分點。進入2014年后有增無減,上半年產銷增速分別高達 37.4%和37.1%,大大領先于整體市場。
作為SUV市場的細分,小型SUV的誕生置身于SUV熱之下,而小型SUV的受捧,也成為中國對世界汽車發展潮流的一個貢獻,反映出中國的汽車市場不僅成為全球汽車發展得引擎,更是全球汽車審美潮流的風向。
地利:小型SUV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驅動主機廠進入小型SUV市場的動力有兩個,第一個動力是市場動力,小型SUV是藍海市場。第二個動力則是發展動力,小型SUV可以豐富企業的產品線,讓主機廠的產品架構更穩健。
當前,正是因為小型SUV市場越來越炙手可熱,所以引發了合資的下探,一方面是布局的下探,最早的是美系,現在日系、法系、韓系都開始進入到這個市場。另一方面是產品價格的下探,像翼博的售價已經進入到10萬元區間。這樣的局面,勢必會讓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面臨產品和價格兩方面的重合,貼身肉搏自然也成為常態。
這自然引申出前文提及的“自主品牌如何打贏小型SUV這場硬仗”的課題,有人甚至為不看好自主品牌小型SUV的發展,但不得不說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為什么這樣講呢?
首先,前文提及像江淮瑞風S3這樣的小型SUV,開始了“論斤賣”,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法,但玩笑中又道出這樣一個事實——自主品牌始終是存在價格優勢的。這是自主品牌的第一個戰法——價格戰。小型SUV的消費人群對價格相對敏感,自主與合資同級別的產品售價相差2-3萬,這本身就是核心競爭力。
其次,自主品牌除了價格戰,還有“配置戰”。價格戰攻心,配置戰誅心。再以瑞風S3為例,不僅在動力總成上比翼博出色,在配置上還比翼博多了空氣過濾裝置、HSA上坡輔助、自動恒溫空調、ESP車身穩定控制、CCS定速巡航、胎壓監測、6氣囊、車窗防夾等配置,在價格和配置上彌補品牌實力的不足。
由此可見,關于自主品牌小型SUV如何突圍的課題,有些像個偽命題。市場競爭就是要滿足多方面需求,自主與合資在小型SUV市場緊張的競爭,反而更有利于自主品牌小型SUV競爭力的提升。
人和:消費人群年輕化
中國的小型SUV走俏的一個核心原因,與消費人群年輕化密切相關。今年中國汽車市場80后、90后消費者的比例預測會到達41%左右,2015年這群消費者的比例將會達到58%左右,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在消費能力上,80后、90后比60后、70后相比要遜色一些,畢竟剛剛成為社會的主角,因此在SUV熱面前,他們折衷的選擇了小型SUV。
目前,從各大廠家推出的產品來看,無論是合資品牌的翼博、昂科拉,還是自主品牌的哈弗H2、瑞風S3、駿派D60都將消費人群鎖定在80后、90后,并且在產品設計語言上,有著鮮明地個性化、年輕化特征。
每一個細分市場的壯大,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小型SUV市場目前已經進入到高速發展期,競爭也日益白熱化。自主品牌除了價格、配置上的優勢,還要在營銷和服務上下功夫,這個關系到前期的知名度和后期的產品口碑。
責任編輯:劉嘉寧
下一篇:我國將破除維修配件供應渠道壟斷
相關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的所有作品,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屬于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未經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刊登或使用;獲得授權者轉載必須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站所轉載的新聞、文章、資料等內容的版權歸原文作者和原發表媒體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普及新產品新技術,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推動技術及科技創新,促進廣西企業的發展,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本網轉載相關內容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gxgycx@126.com),核實后本網對相關爭議作品刪除處理,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