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港南區加快工業發展,初步形成了木業、羽絨、造紙、造船、化工等支柱產業,實現了工業經濟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今年1至9月,港南區工業增加值13億元,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6%提高到17.5%。該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2011年的51家增至今年的80家。財政收入增幅連續3年高于全區平均水平。“這是實施‘工業興區’戰略以來,大力推進‘一園兩城三中心(即江南工業園、羽絨工業城和環保皮革城、木業、造紙、造船‘三個產業集群中心’)建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提高服務效率,激發工業發展活力的結果。”港南區區長楊亞俊說。
A 技改提升“含金量”
羽絨業和木材加工業是港南區工業經濟的支柱行業。“我們通過大力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運用外地大企業的資金和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上游和下游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工業經濟增長質量。2014年完成技改投資40.8億元,今年1-8月完成技改投資33.41億元,同比增長33.9%。”貴港市港南區經貿局局長楊華介紹說。
在貴港市江南工業園區華強羽絨有限公司羽絨生產車間內,水洗機、分毛機發出“隆隆”的聲響,潔白的羽毛在分毛機里翻滾,工人忙著把分揀好的羽毛分類裝包過秤記重,各種專業設備讓羽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港南區政府部門經常深入50多家羽絨企業指導技改,運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改造傳統產業,淘汰落后工藝裝備,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過去只能加工生產50絨、65絨、80絨羽絨產品,現在大部分羽絨企業都可以加工生產90絨甚至95絨羽絨產品。”楊華說。
政府部門指導40家羽絨企業由“小規模納稅人”變更為“一般納稅人”,改變過去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做活做大企業,使羽絨業不斷發展壯大。該區羽絨業產業的工業總產值由2011年的22億元發展到2014年35億元,稅收從2011年的3500萬元發展到2014年7000萬元。
林海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斌說:“我們通過狠抓產品質量、使用一級原材料、定期培訓和技改、提高產品品質和拓寬銷售渠道,有效破解了當前國內銷售市場欠佳的困境。”對于另一支柱產業的木材加工業,該區采取政策引導、財政扶持等措施加大對企業的技改扶持力度,促進其轉型升級。如今,木材加工企業已達760家(其中規模企業達25家),總產值55億元,稅收1.02億元。
B 工業集中區“筑巢引鳳”
國慶期間,投資8000萬元的峻科電子項目在新建的20萬平方米的昌桂源標準廠房順利開工,這是港南區實施“工業強市、工業興市”的新成效,為該區的標準廠房招商翻開了新的一頁。
走進江南工業園區,寬闊的大道兩旁,一排排廠房整齊矗立。港南區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構建工業產業發展基地。2011年以來,共投入7.5億多元建設“一園兩城三中心”:以江南工業園為主戰場,建設1萬多畝的羽絨城工業區;在南郊,建設5800畝的港龍明珠環保皮革城工業區;在東郊,建設700畝的蘇灣木業產業發展中心;在西郊,建設500畝的港南區船舶修造中心;同時集中力量抓好星輝、工商聯、龍軍、昌桂源等4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筑巢引鳳,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工業集中區。
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也逐步完善,羽絨工業城和環保皮革城(一期)道路硬化路網、水電安裝及改造等已完成。成熟、標準化的園區環境吸引了投資8億元的隆昌紡織、投資1.5億元的浙江柳橋集團旗下的華強羽絨、投資1.2億元的燕通羽絨、投資7750萬元的強盛羽絨等大企業強勢入駐。投資7080萬元的鴻昌羽絨以及投資6億元的業成木業集團等7個板材加工項目陸續進駐工業園,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今年,江南工業園區經濟總量不斷擴大,新引進項目10個,在建項目33個,華強羽絨、燕通羽絨、炬業機電3個項目已建成投產。截至8月底,已發展規模以上企業10家,成為貴港市發展新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最多的縣市區。
C 優質服務“賓至如歸”
吸引眾多企業入駐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優質服務。“港南區不僅有完善的廠房配套設施,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投資環境。”貴港市嘉龍海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助理徐舒曲說。該企業自落戶江南工業園以來,生產順利,效益顯著,目前員工已達1800多人。
港南區副區長梁民偉說:“我們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增強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把提供優質服務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為加快項目建設,采取‘一個項目、一名四家班子領導、一個方案、一套人馬、一跟到底’的措施;實行一企一策,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扶持措施;成立項目服務領導小組,提供全程式的‘保姆’服務。”
主要領導率先垂范,親自狠抓項目,項目進程突飛猛進。據貴港市產業園企業服務科科長梁達健介紹,區委書記羅尚民大力推進昊業集團投資30億元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并多次帶隊到廣東、浙江、安徽等地開展4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招商引資工作;區長楊亞俊通過開展“區長接待日”活動,為漓源飼料、華怡紙業等8家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相關部門落實領導跟蹤服務項目,協調征地拆遷、用水、用電和為業主辦理土地證等證件,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同時運用項目報批、技改補助、貸款貼息、融資協調等政策與服務的激勵手段,落實了偉創木業投資的1.1億元年產15萬套板式家具項目、金利木業年產300萬平方米的高級木地板項目等技改項目,并向自治區工信委、財政廳和金融部門上報南風化肥廠、展南混凝土公司、捷盛機械公司等10家企業的貸款貼息材料,同時還著手準備為業成集團、東海木業公司、華強羽絨等8家企業向上級爭取技改扶持基金。
港南區委書記羅尚民表示,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港南區將抓住歷史機遇,補齊發展短板,重點在具體項目的“點”上、產業集群的“線”上和園區建設的“面”上求突破,不斷提升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質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