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年,您在房山通往燕山的列車線上見到無人駕駛的列車,您千萬別吃驚。因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將于2016年年底在京開通運營。
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及裝備展上,一輛時尚、動感十足的列車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拍照。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指著這輛海豚色列車對記者說:“這輛列車就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80公里每小時,可一次載客1200余人。
“無人駕駛列車”,顧名思義就是不需要司機和乘務人員操控,可自動駕駛的列車。也就是說,列車可以通過無人駕駛系統,自動實現從喚醒、出庫、停站、開關門、發車、回庫、洗車等功能的全自動運行。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無人駕駛列車由車載電腦和車輛控制中心監控,在車輛運行中會根據即時發生的情況,作出應對,甚至在車輛出現故障時也能夠自動恢復,并根據客流量實現列車自動投入或退出運行等功能。
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不僅提高了列車運行效率和運行安全,還降低了運營成本以及解放了司機。以往的每輛列車上都會配備兩個司機,無人駕駛列車面世后,車上可以不用配備任何司機。
相較于現階段運行中的高鐵列車,我國首款無人駕駛列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列車控制系統全都為國產化。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對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該列車是國內首次采用自動化牽引、制動、網絡、信號系統的全自動控制列車以及相應的整車全自動運行集成技術。
在此之前,北京地鐵并非沒有嘗試過全自動駕駛技術。在2008年開通的機場快軌中,雖然列車中還能看到駕駛室,并有乘務人員隨行,但機場快軌采用的是阿爾斯通提供的全自動運行系統。
那么,全自動無人駕駛是否安全?“無人駕駛列車的安全性、可操作性比人工駕駛列車還要強。”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經理張楠說,傳統列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駕駛員的個人反應,人為的因素難以精確控制。而全自動化運營避免了人為操作失誤導致運營故障,也不會因司機疲勞、突發疾病或其他情況對列車運行造成影響。
據悉,列車上還安裝了路況攝像機,以方便車輛控制中心適時掌控軌道路況。在緊急情況下,車輛控制中心可利用緊急報警裝置同乘客直接對話,列車在故障情況下也具備自動恢復功能,可最大程度確保車輛安全運營。
列車都能無人駕駛了,未來還需要司機嗎?張楠坦言,列車運行時間久了,避免不了會出現一些問題,一旦列車的保護系統出現問題,列車就會緊急剎車,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駕駛員手動將列車全自動模式調到RM(人工駕駛)模式,并啟動人工駕駛把車開走。
他認為,未來列車駕駛員不僅需要會開列車,還需要駕駛員懂技術,當列出遇到突發狀況時,駕駛員可以對故障進行排查、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盡量不影響整個線路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