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周一(12月7日)公布的一份政府報告稱,德國10月工業生產小幅增長,結束此前兩個月下降局面,但增幅不及預期,表明新興市場疲弱需求已經對德國關鍵的工業領域造成沖擊。
德國經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10月工業生產按月增長0.2%,較9月的下降1.1%實現反彈,但增幅低于路透調查預估的0.7%。9月降幅創一年多最深跌幅。
經濟部稱,10月作為第四季首個月份,實現工業生產的增長,這是“克服前幾個月疲弱局面的第一步”。
但ING-DiBa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Brzeski稱,數據并無多少安撫作用,反而說明中國及其它新興市場的放緩已損及德國經濟,第三季已經看到外貿對經濟成長的拖累。
“盡管10月工業生產增長,但新訂單仍遠低于夏初的水平,進一步證明低庫存與完成訂單簿構成的工業安全網變薄了,”他說。
工業生產數據細目顯示,月度能源生產下降5.9%,在10月拖了整體產出的后腿。經濟部表示,這是因為夏季風大且陽光充足,在前幾個月大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生產。
生產中間產品與消費品的工廠,生產數據也較弱。但資本財是個亮點,10月產出比上月增長2.7%。
工業領域的前景也顯得黯淡。德意志銀行預期,今年產出將增長0.5%左右,明年將接近停滯,盡管疲弱歐元有利于對美國與英國的出口。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