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近幾屆兩會一樣,新能源汽車在今年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如何繼續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水平?怎樣進一步加快充電設施的普及建設?是否嘗試模式上的更多創新?這些行業當前發展的關鍵問題,在3月10日舉辦的“2015汽車界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上,引發了熱烈探討。
2014年,在中央及各地方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伴隨關鍵技術、制造工藝等環節的逐漸成熟,我國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在產銷還是商業化探索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計生產78499輛,同比增長3.5倍;銷售74763輛,同比增長3.2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48605輛,同比增長2.4倍,銷售45048輛,同比增長2.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29894輛,同比增長8.1倍,銷售29715輛,同比增長8.8倍。當年銷量在世界范圍內中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中央、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推動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走上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萬鋼希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過程中,汽車企業能夠著力創新發展,不斷提高產品性價比和壽命,同時實現價格成本的降低。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投入使用,充電站、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在隨之展開。中國汽車工業協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已建成充換電站778座,充電樁30914個。其中,蘇滬杭地區已初步建立起城際充電服務網絡。京滬高速快充網絡也于2015年初建成。
但在全國人大代表、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看來,對于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這些還遠遠不夠。“北京市在充電設施上就已經下了很大的力氣,今年底將實現每5公里范圍有一個充電設施??杉幢闳绱?,也依然難以滿足需求。目前普通居民小區連停車都難,更別說充電了。”徐和誼說。他表示,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充電設施建設正取代車本身,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主要矛盾,而這一矛盾的化解,需要認真解決利益分配、管理、防盜、安全等諸多問題。
當前,大氣污染問題備受公眾關注。新能源汽車能否以及如何發揮積極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結合自身企業的經驗,提出了新的模式創新。
“倫敦市政府正計劃將出租車全部電動化,同時在金融區等核心城區實行零排放。我認為也可將北京二環、三環內建成零排放區,只允許純電動車進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不允許啟動發動機。”李書福說。他同時表示,應當進一步提高傳統能源汽車排放標準并嚴格執行,畢竟汽車對于環境的影響主要還是來自傳統能源汽車的排放。不堵住這個源頭,少量的新能源汽車完全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