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巖氣年內迎來快速發展 市場潛力達千億
頁巖氣是我國能源結構發展的一大能源建設,頁巖氣作為非市場化能源種類,在天然氣消費占比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將迎來加速開采。
近年來,“頁巖革命”使美國頁巖油氣產量大幅增加。借鑒美國頁巖氣開發成功經驗,經過深入研究及多方測算分析,我國頁巖氣產量2015年將超過50億立方米,2020年有望突破300億立方米、占國產天然氣比重達15%左右。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近日表示,由于盈利能力強和國家大力扶持,頁巖氣今年將迎來快速發展。另外,受美國油井數量下降和對沖基金多頭持倉上升刺激,國際油價自3月中旬至今,累計反彈幅度近30%。在油價反彈和政策扶持疊加下,頁巖氣開采仍將處于快速期,并給相關油服設備企業帶來訂單機遇,潛在市場空間達千億規模。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2012年組織全國27家科研院所,對我國陸地上55個盆地或地區的頁巖氣資源量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我國有利頁巖氣勘探面積為150萬平方千米,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為134.42萬億立方米,技術可采資源量為25.08萬億立方米。
頁巖氣開發已實現了重大突破,前景十分廣闊。自2005年我國開始頁巖氣勘探工作以來,截至2014年底,近10年累計投資200多億元、鉆探頁巖氣井400余口,累計生產頁巖氣約13億立方米,平均單井產量可達10萬立方米/天;已完成多批次的頁巖氣勘探開發試驗和有利區篩選,在四川盆地開始商業性開發,在南方其他地區見到較好的苗頭,在鄂爾多斯盆地勘探開發有了實質性突破。
隨著頁巖氣的比重不斷上升,開采強度加大,這使得我國能源結構在不斷轉變。如今,新能源利用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潮流,頁巖氣的開采證符合時下趨勢。我國頁巖氣儲量豐富,在國家新能源發展規劃中,頁巖氣作為“十三五”規劃發展的重點,將進一步完善我國能源結構,促進新能源發展。
“十三五”時期我國頁巖氣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頁巖氣年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建成一批頁巖氣勘探開發區和頁巖氣田,完善頁巖氣管網與配套設施,實現大規模商業性開發。頁巖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和主要裝備國產化,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頁巖氣技術標準和規范,形成比較完善的頁巖氣產業化政策體系,為2020年—2030年我國頁巖氣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頁巖氣,政府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促進我國頁巖氣產業健康發展。
1、強化監管,建立與健全環境監管法律法規標準體系。
2、延長頁巖氣開發財政補貼年限,激勵企業投資積極性。
3、創新組織模式,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
4、建立國家級頁巖氣數據庫,切實落實頁巖氣礦業權的開放政策。
發展新能源,不能沒有政府的參與。頁巖氣產業建設的發展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從長久發展來看,頁巖氣的發展需要長期規劃,正如“十三五”規劃,對頁巖氣產業建設加強監管,同時又鼓勵頁巖氣通過創新手段不斷攻破技術難關,進一步為我國能源產業建設提供動力。目前,盡管我國頁巖氣開發已實現了重大突破,但進行大規模商業性開發仍然面臨礦業權有待全面開放、技術創新有待重大突破、環境監管有待加強、財政支持政策有待延續等諸多問題。因此,為促進我國頁巖氣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必須盡快健全和完善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