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交通意外事故,還是街頭救助行為,如果你的愛車裝載了行車記錄儀,那么這段視頻機會成為關鍵的證據,“汽車黑匣子”在行車過程中的記錄功能往往能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真實地還原事發經過。黑匣子作為飛機以及輪船等大型交通工具的標配,在汽車上卻比較罕見,為什么汽車生產廠家不能在汽車上裝配行車記錄儀呢?
行車記錄儀能夠記錄車輛行駛途中的影像及聲音等,通過數字視頻記錄并循環更新車前或周邊路面信息,包括車內錄音等信息數據。這不僅是“碰瓷黨”的克星,還能讓一切不文明駕駛行為無所遁形。但目前行車記錄儀仍屬于后市場范疇,車主需要自行選配。”成都女司機事件“也帶火了國內行車記錄儀市場,好像沒有行車記錄儀就不敢上路,擔心路上的“路怒癥司機”、碰瓷者、新手司機隨時會出現。事情雖然夸張,但能夠紀錄整個行車過程,并在關鍵時刻提供幫助,這樣的儀器有需求就有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行車記錄儀生產門檻很低,在魚龍混雜的國內行車記錄儀市場中品牌很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購過程中也存在摸著石頭過河現象。有人認為幾百塊錢就可以買一個,不好使再換一個。實際上作為帶有“黑匣子”功能的儀器,行車記錄儀要的就是長期穩定的工作,才能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不應該草草了事。除此之外,加裝行車記錄儀的劣勢非常多,例如吸附玻璃上影響司機視線、電源走線影響車內美觀、連接點煙器存在安全隱患等……筆者認為行車記錄儀需要一場革命,被汽車生產廠家“招安”也許是法子之一。
其實很簡單,不管汽車生產廠家選擇哪個供應商,我們僅僅需要的是原廠原配的行車記錄儀,享受質保和三包,在整車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下,行車記錄儀的品質可以得到更多保障,車主可以多一分安心。試想一下,車廠原配的行車記錄儀可以與汽車后視鏡融為一體,電源線和數據線走汽車內部分別連接電瓶和行車電腦或車載屏幕……美觀整潔,不遮擋視線,并且汽車熄火后還可以工作,可以有效地在人車分離時保障汽車安全,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實際上,在科技發達以及汽車工業昌盛的今天,上述設想對整車廠商來說,實現起來只是分分鐘的事,畢竟像全景攝像頭、車道偏移預警、自適應巡航、并線輔助等已經成熟的功能只是汽車科技的冰山一角。從成本上來看,原本幾百元的行車記錄儀成本在更大規模的汽車工業生產中很容易就被稀釋掉。或者大不了不作為標配,設定為選裝,讓有需求的消費者買單。但是就這么容易的一件事,實際中也沒有多少廠商去實現。這并不是一件難事,在此呼吁汽車廠家能夠讓消費者享受汽車生活的同時,也為他們的安全著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