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商務部官網發布《關于加強部分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提到,為維護國家安全,自8月15日起,對部分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和高性能計算機實施出口管制。相關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如要出口,需獲得商務部簽發的許可。

公告顯示,出口管制所涉飛行器滿足的條件包括:一是最大續航時間大于等于30分鐘小于1小時,以及在大于等于46.3千米/小時(25節)的陣風條件下,具有起飛能力和穩定可控飛行能力。二是最大續航時間大于等于1小時。三是設計或改型后用于在15420米(50000英尺)以上高空飛行的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無人駕駛飛艇的吸氣活塞式或轉子式內燃發動機。其中,模型飛機或模型飛艇不在受限之列。
業內人士向環球網科技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此限制規定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的無人機技術水平已上升至世界前列,限制出口亦或是技術保護措施。
該人士還表示,以前都是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現在輪到我們限制高技術出口了。就無人機來說,中國技術確實世界第一,限制很有必要。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科技強盛的標志,可預見的是,限制出口類別和范圍將漸漸擴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新聞發言人表示,公司產品不在此次出口管制范圍內,大疆出于對行業發展的長遠考慮,將致力于開拓民用消費級別的無人機市場。
在無人機市場業內,大疆創新早已經聲名鵲起,被稱為“隱形的世界級公司”。數據顯示,在全球多旋翼無人機市場當中,大疆創新已占據七成左右的份額。大疆創新也是首個開拓全球新興無人機消費品領域的中國品牌。
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對照商務部、海關總署的公告限制條件,一般的民用、消費級無人機都達不到被限制出口的標準,對這些公司的經營影響不大。
無人機市場火爆
小小一款玩具,“變身”支撐起千億元大產業,無人機已開始“飛”入人們的生活,“無人機+”產業更是前景無限。作為新興產業,無人機已“飛”出軍事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大量運用于多個商業領域。
業內預計,無人機將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未來十年千億市場待掘金。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資本熱捧,使無人機產業站上風口蓄勢起飛。
實際上,無人機有著影像航拍、快遞運輸、災后搜救、氣象控制等諸多功能,隨著其功能和性能的逐步拓展完善,其在國內外的人氣正急速上升。
在美國,從Google到Facebook、再到亞馬遜,甚至是迪士尼,還有運動相機制造商GoPro,都將目光投向無人機市場。
而在這個市場,中國無人機廠商創造了新的奇跡,催生了一批像大疆、億航、極飛、零度質控等引領世界的無人機企業,它們正在重新塑造“中國制造”的內涵。如今,全球每賣出10架民用無人機,就有7架為中國制造。
分析師預測未來幾年無人機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到2020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 (周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