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制造需求市場的巨大潛力,也為我國的機器人自動化產業迎來了極佳的發展時機。有數據顯示,伴隨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的迅猛增長,2016年我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對此,不論是國際機器人企業,還是我國本土的機器人企業,都對機器人應用市場充滿了信心。近日,互聯網周刊發布了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排行榜,不少A股上市公司榜上有名。
一、潛力巨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機器人銷量增長27%至22.5萬臺,中國市場銷量增長54%至5.6萬臺,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其中國內企業銷售16945臺,比上年增長77%,外資企業在華銷售約40000臺,較上年增長47%。在過去十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2%,2013、2014年分別達到45%、54%。

2016上半年中國機器人科技公司排行榜
目前工業機器人在汽車行業應用最為廣泛,國內汽車行業機器人市場約400多億元,汽車以外的制造業需求約200億。未來汽車行業的應用增長趨緩,而其他如電子電氣、化工、制藥等行業的機器人需求則成倍增長。未來3年,機器人在3C電子、金屬、橡膠塑料、食品以及醫藥行業的應用增長將超過汽車行業,一般制造業領域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新戰場。預計到2020年國內機器人市場將達到2000億元。其中一半制造業1400億,汽車600億。
從全球范圍看,日本、德國、韓國、美國四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成熟度高,而中國是最具市場潛能的國家;中國、日本、美國是工業機器人主要購買國,但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工業機器人技術和滲透率優勢明顯,其中日本是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從單一企業來看,瑞典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四家企業是全球主要的工業機器人供貨商,在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近幾年年收入占比超過50%,是這一領域的絕對強者;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除了機器人本體企業的集成業務,知名獨立系統集成商還包括杜爾、徠斯和柯馬等。

主要國家工業機器人密度
二、工業機器人的分類
工業機器人目前從市場化和可接受的角度是大大高于服務類機器人的,這可能也和現實的市場需求有較大關聯,很多產品的普及從歷史角度來看,也是先工業后民用。工業機器人從機械結構可分為:
(1)關節機器人:關節機器人也稱關節手臂機器人或關節機械手臂,是當今工業領域中最常見的工業機器人的形態之一。適合用于諸多工業領域的機械自動化作業,比如,自動裝配、噴漆、搬運、焊接等工作。機器人前3個關節決定機器人在空間的位置,后3個關節決定其姿態,多以旋轉關節形式構成。

新松的柔性關節機器人
(2)平面SCARA機器人:平面內運動,結構簡單,性能優良,運算簡單,適于精度較高的裝配操作;SCARA機器人有3個旋轉關節,其軸線相互平行,在平面內進行定位和定向。另一個關節是移動關節,用于完成末端件在垂直于平面的運動。手腕參考點的位置是由兩旋轉關節的角位移φ1和φ2,及移動關節的位移z決定的,即p=f(φ1,φ2,z),如圖所示。這類機器人的結構輕便、響應快,例如Adept1型SCARA機器人運動速度可達10m/s,比一般關節式機器人快數倍。它最適用于平面定位,垂直方向進行裝配的作業。
備注:SCARA(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中文譯名:選擇順應性裝配機器手臂)

平面SCARA機器人
(3)直角坐標機器人:也稱桁架機器人或龍門式機器人。是能夠實現自動控制的、可重復編程的、多自由度的、運動自由度建成空間直角關系的、多用途的操作機。其工作的行為方式主要是通過完成沿著X、Y、Z軸上的線性運動。特點:簡單,控制方便,占地空間大。
直角坐標機器人
三、工業機器人投資機會
現在我國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呈現出整機產業泡沫化和關鍵零部件面臨突破的兩大特點。
(1)機器人整機
過去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長,2013年銷售量攀升至36560臺,同比增長60%,成為世界第一機器人大國,也是全球機器人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國內機器人整機企業也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底就達到了4000家。
但是國內大多數機器人公司只做系統集成,規模不大,關鍵零部件依靠進口,普遍做的是生產加工生意,產品層次不高,依然以傳統機器臂和機器手為主。
因為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只能依賴國外,成本高,讓國產機器人與國外產品的售價很難拉開差距,缺乏競爭優勢。
(2)關鍵零部件
國內有一種通常的說法:工業機器人主要由機械本體及控制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減速器四大核心功能零部件組成,其中機械本體占總成本的10%,控制器、伺服驅動、伺服電機三者共占60%,減速器占30%。也就是減速器占據工業機器人成本的1/3。
在機器人關鍵器件方面,國內企業正面臨突破的邊緣。控制器、伺服驅動、伺服電機國內龍頭企業(埃斯頓、埃夫特等)已經實現量產,開始逐步替代進口產品。減速器領域國內企業正處于突破的邊緣,秦川機床、雙環傳動(等企業已經生產出樣品,開始提供給整機廠進行小批量試用。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將最終大幅度降低國產工業機器人售價,提高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