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行業新聞

    煉化產業:產能過剩與高盈利齊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綦宇  發布時間:2016-05-23
    由于“地板價”的存在,煉化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紅利”?;趪H油價可能長期維持低位以及國內“地板價”的存在,煉化行業的這一紅利會繼續存在。

      

     

      由于“地板價”的存在,煉化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紅利”?;趪H油價可能長期維持低位以及國內“地板價”的存在,煉化行業的這一紅利會繼續存在。

     

      行業產能明顯過剩,企業盈利卻創下新高?這并非天方夜譚,煉化行業就做到了。在今年的一季度,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會像煉油化工企業一樣沐浴春風。

     

      中國石化(600028.SH)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2億元,其中煉油板塊實現經營收益134億元;而國內另一家巨頭中國石油(601857.SH)盡管一季度虧損,但其自身的煉油化工板塊依然貢獻了146億元的凈利潤。A股上市的其他幾家煉油化工企業,例如上海石化(600688.SH)、恒逸石化(000703.SZ)等,凈利潤均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山東的地煉企業也在暗暗發力。自從去年年中商務部開放民營地煉企業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雙權”以來,一直受困于煉油原料獲得難度而開工率不高的地煉民企開始逐漸發力。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僅民營企業在青島海關進口的原油就接近1000萬噸。

     

      然而,與飽滿的開工熱情相對,4月初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發布了一份《2016年度石化行業產能預警報告》卻顯示,從煉油行業來看,2016年度煉油能力維持在8億噸左右,需求約6.8億噸,產能超過需求1.2億噸。

     

      “煉油行業明顯是屬于產能過剩行業。”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黨委書記方棟良告訴記者。但盡管如此,發生在同樣屬于產能過剩行業的鋼鐵、煤炭等企業身上的事情卻并沒有發生在石化行業里。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廣西和山東兩地的調研情況看,大面積的停工、重組和欠薪情況并不存在。

     

      一邊是產能過剩的預警,一邊是高漲的煉油熱情,從中國石化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僅從“石油地板價”這一保護措施來論證目前看似矛盾的行業狀況,顯然是不夠的。因此,記者試圖從供需和能源結構性調整兩個角度,還原發生在一季度中國的石化風潮。

     

      國有煉廠趁勢而上

     

      從進入中石油廣西石化公司的那一刻,很難想象到這是一家煉油廠。

     

      煉油廠的圍墻種植著一圈綠竹,道路兩旁栽有各種樹木,廠區邊未利用土地上還種植著一片。但就是這樣一家看上去非典型的煉油廠,卻是中國石油目前擁有的最先進技術的煉油廠,也是國內的大型煉油廠之一。接近3平方公里的廠區內不到1000名員工,煉油設備包括1000萬噸/年的常減壓蒸餾、350萬噸/催化裂化、400萬噸/年的渣油加氫脫硫裝置等,2015年加工原油951萬噸。

     

      資料顯示,中石油廣西石化公司籌建于2005年5月,其煉油工程建成投產則是在2010年9月。

     

      “在廣西石化建成投產之前,廣西經常‘鬧油荒’,”廣西石化公司黨群工作部副主任孟從敏向記者介紹,“有一年,南寧那邊各個加油站出現汽油柴油的供應短缺,但是自從廣西石化建成后,廣西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他向記者介紹,現在廣西石化每年所產的成品油,除了足夠保證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區的供應之外,還有一部分通過欽州港出口至東南亞及澳大利亞。

     

      廣西出現油荒的年份是2008年和2009年,從中國石化聯合會發布的數據中,2011年中國的能源消費比是128%,也就是說在2011年中國整體的煉油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但盡管如此,在中國的某些地區,供給不足所導致的短時間段用油緊張情況依然會出現。

     

      除了提供成品油的保障以外,特大型的石化企業在帶動地方工業方面,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2015年廣西石化國內銷售產品646萬噸,實現營收311億元,上繳稅費101億元。而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石化辦公室的負責人介紹,因廣西石化的帶動作用,有五家下游化工廠項目在近幾年投產,2015年度的總產值達到了800億元。同期欽州市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數據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373.9億元??梢?,石油化工產業在當地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廣西地區的化工產業基礎依然相對薄弱,我們煉油產生的大部分產品,例如三苯、聚丙烯等產品需要銷到廣東。”孟從敏說。但這一情況正在得到逐步改善。上述石化產業園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上海華誼化工的項目基本談妥,在引入這一企業之后,就可以對接廣西石化的烯烴類產品。

     

      然而,當前煉油行業產能明顯過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中石油廣西石化公司有何應對策略?

     

      “我們也會在合適的時機逐步減少燃料油的生產,”方棟良向記者表示,“此外,會逐步向下游化工擴展我們的生產線,但在‘十三五’時期,不會進一步擴張產能。”盡管在記者追問時,方棟良并沒有針對“合適的時候”作進一步的解釋,但從目前來看,在原油價格持續疲軟、全球供需環境持續寬松的情況下,煉油行業高毛利的時代或許不會那么快地結束。

      

     

      盆滿缽滿的地煉企業

     

      那么,占據全國地煉業務7成以上的山東地煉的情況又如何?

     

      沿著山東省境內最擁堵的濟青高速,從濟南出發駕車前往淄博市的臨淄區,路上每隔數百米都會遇到兩三輛行駛中的各類危險品運輸車輛。

     

      從淄博市臨淄區下高速向北,是通往東營利津縣、墾利縣的省道S231。道路兩旁可以看到當地百姓為服務油罐車開設的各類小店,以及路上排著長隊的危險品運輸車輛。而這一條路所途經的地區,分布著大量大小不同的地煉工廠。而記者將要到訪的一家中小型煉油廠,就在這條路上距離東營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

     

      “我們的年煉油能力是220萬噸,主要生產的是國V標準的0號柴油和石腦油,還有一些煉油后剩下的渣油,”這家煉油廠的小胡向記者介紹。“現在比較賺錢,我們基本開工率已經到了100%,晝夜加工。”他在工廠門口帶著記者走進了煉廠去年新建的11層辦公大樓。

     

      這家地方煉油廠占地面積并不大,廠區的常減壓蒸餾設備和油罐區的位置很近。記者是在星期五的下午兩點到訪,在工廠的門口排著四輛載重35噸的油罐車等待裝卸貨。

     

      這只是火爆的山東地煉的一個縮影。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一路下跌,最低時WTI原油期貨價格只有34.53美元/桶。這給了剛剛獲得進口原油“雙權”的山東地煉企業絕佳的機會。去年9月,16家地煉企業在濟南成立了山東省原油采購中心,其中6家企業已經獲得了進口原油“雙權”。而依據公開資料顯示,僅這六家企業就手握2000萬噸的進口資質,加上其他正在申請配額的地煉企業,這一聯盟每年的進口能力或超過6000萬噸。

     

      從山東青島海關一季度公布的數據來看,原油進口數據之高史無前例。今年前三個月共進口原油2734萬噸,同比增78.2%,平均價格為每噸1583元,下降了36.4%。在進口原油的企業中,國企進口1799萬噸同比增20.8%,民營企業進口原油935萬噸,剛剛獲得了“雙權”的地煉企業進口原油679萬噸,對山東口岸原油進口量增長的貢獻超過50%。

     

      小胡向記者坦承,目前公司并沒有獲得雙權。“我們還在申請中,不過現在還沒有獲得相關批復,”他說,“如果最終能夠獲得直接進口權,對公司幫助肯定很大,獲得原油的成本更低,也更容易了,就算放著不煉它價格上漲也有收益。”

     

      然而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在利好因素之外依然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就在5月10日,山東省龍口市叫停了一個中新合資的大型石化產業園項目的環評工作。

     

      “不光是我們,現在整個淄博都不允許再擴建煉油廠了,”小胡告訴記者,在前一段時間,當地一些小規模的石油煉化工廠已經被責令關停。

     

      煉化業逆勢生長的邏輯

     

      雖然煉油產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產能過剩,但從現實角度看,其境遇遠比鋼鐵行業和煤炭行業要好很多。

     

      小胡就告訴記者,近期公司煉廠的銷售狀況相當不錯,并且已經考慮在柴油和石腦油之外,增加一條加氫設備產線,用于將石腦油生產成汽油。“雖然我們已經不能再擴建了,但是在之前批下來的地方里邊還能進行生產線的升級改造,我們已經準備上馬一套加氫設備了,預計明年就能建成投產。”

     

      除上文所述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家公司的煉油板塊盈利劇增之外,上海石化2016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1.5億元,同比增20倍,創公司上市以來一季度利潤新高;恒逸石化預計一季度盈利增幅超過兩倍;榮盛石化(002493.SZ)預計一季度業績同比增7倍以上。已經發布一季報的石化公司均出現不同幅度的盈利增幅。

     

      卓創資訊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國內石油原料價格和國際石油原料價格掛鉤程度非常高,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接軌。但由于“地板價”的存在,致使煉化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紅利”。“基于國際油價可能維持低位,和國內‘地板價’的存在,我們認為煉化行業的這一紅利會繼續存在。”他說。

     

      不過,這一利好消息并不足以改變現階段產能過剩的整體判斷。“據我所知,中石油中石化在北方的煉油產能在不斷縮減。”一位石油行業的專家告訴記者,“兩家公司高層對于將來中國市場這塊的前景都不是很樂觀。”

     

      山東地煉企業申請進口原油雙權的積極性十分高漲,但想要申請到卻要費一番功夫。在去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就明確規定,地煉企業的用油數量依據淘汰自有或兼并重組的落后裝置能力、建設儲氣設施規模的一定比例確定,但上限不超過本企業符合條件的常減壓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總和,并規定了可追溯、可檢查的落后產能淘汰確認程序。

     

      依據記者從卓創資訊獲得的一份數據顯示,截至四月底,山東17家申請“雙權”的地煉企業中,總產能達到1.2億噸/年,但已確定淘汰的產能約4800萬噸/年,保留產能7300萬噸/年,申請的(包括已經得到批準的)進口原油使用量達到6441萬噸。

     

      記者帶著這份數據走訪了幾家地煉企業,其中有一位企業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這份數據中關于淘汰產能的部分并不能完全說明情況,“有很多油企是先購買落后產能,然后再直接淘汰掉。”而依據他的觀察,在4800萬噸/年的落后產能中,有六成是屬于上述收購淘汰方式淘汰掉的。“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要求淘汰一定數目的落后產能,一般企業自己哪有那么多落后產能淘汰呢。”

     

      除了地板價紅利和進口原油使用權的獲得,能源結構調整預期也為煉油產業提供了支撐。

     

      從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報告》中,在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占有絕對主要的位置,為總消費量的68%,這一比例遠遠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30%。而石油僅占1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據隆眾資訊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下降3.7%,原油消費量增長5.6%,天然氣消費量增長3.3%。

     

      “與石油相比,尤其是與現階段油價的石油相比,煤炭沒有任何優勢。”中國石化聯合會產業處處長蔡恩明告訴記者。“但是我認為,石油和煤炭的消費領域不同,燃油主要用于交通領域,煤炭則是發電,兩者相互替代的空間不大。”

     

      他進一步向記者解釋稱,短期內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發生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原油價格的下降和汽車、航空等領域在去年的增長,使得2015年石油在中國能源消費格局中占比的增速加大。但因為和煤炭相比,其替代部分并不是完全重合,所以在整體產能的角度上來看,近期煉油產能遠大于需求的情況不會得到太大改善。

     

      卓創資訊的石油分析師朱春凱則對記者說:“只要中國的經濟持續增長,一定要靠不斷增長的石油消費來支撐。煤炭在開采、運輸以及后續處理中,與液體的原油比較而言沒有任何的優越性,在油價較低的情況下,原油需求量的增加是必然發生的情況。”

     

      下游化工行業擴張路徑

     

      除了燃料價值以外,在低價情況下的石油所具備的化學優勢也在逐漸顯現出來。

     

      “我們會適時開展下游的化工行業,”前述廣西石化黨委書記方棟良告訴記者。“不排除跟當地政府進行合作,或者是與社會上的化工企業進行合作,我們自己也會進行一些化工方面的工作,要降低燃料油在我們生產當中的比例,更多傾向于化工產品的生產。”

     

      在山東的較大型煉油企業,也在謀求向化工行業擴張。年加工原油570萬噸的中化弘潤就是其中之一。據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現在除了常規的燃油產線以外,也在向石油化工、重化工新材料研發等領域進行拓展。當記者詢問他是否有詳細的化工業規劃時,他并沒有進一步透露。

     

      不過,與煉油行業類似,石油化工的下游產品也出現了情況不一的產能過剩。據《產能預警報告》預計,產能過剩與需求放緩的博弈還將持續,供需矛盾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純堿、磷銨、燒堿、聚丙烯等行業產能利用率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某些化工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水平預計與2015年持平或下降,產能過剩越發突出。

     

      但顯而易見的是,石油化工行業對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從前述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負責人的介紹中可以看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石化產業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是非常大的。“廣西石化2015年上繳稅費101億元,而從建成投產到2016年三月底,我們為政府貢獻稅收接近450億元。因為稅制改革,2016年度的稅費預計還會增加。”方棟良告訴記者。

     

      高額的稅費和利潤,使得地方政府和大型煉油企業在新建產能方面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除了前述被叫停環評的4000萬噸/年山東龍口裕龍島石化項目以外,浙江石化也上馬了一個4000萬噸/年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從承接該項目的寰球公司官網上的介紹看,這一大型煉化項目2月份已經啟動,預計2018年底建成投產。

     

      而在石化項目風行的背面,同樣因供需寬松導致原料價格下降的煤化工行業就沒有這么好的待遇了。“一季度煤化工的情況可以說是非常差的,尤其是例如化肥等傳統煤化工行業。”蔡恩明告訴記者。“雖然原料價格在去年都有比較大的下降,但是從產能情況看,傳統煤化工所遇到的過剩情況要比石油化工嚴重得多。”

     

      2013年,國家發改委聯合能源局制定了《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之后現代煤化工在我國開啟了一輪快速發展。但從2016年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現代煤化工無論是煤制烯烴還是煤制油煤制氣等,都受到了來自低價石油的嚴峻挑戰。從現階段而言,石油化工對于煤化工的替代現象已經出現。

     

      “例如石油制烯烴這一技術,現在國際上已經非常成熟并且應用廣泛,再加上石油成本低廉,煤制烯烴在這一方面完全沒有比較優勢。”一位煤化工行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我國掌握了最先進的現代煤化工技術,但是煤制烯烴的質量相比石油制成的烯烴還是要差一些,一些下游化工廠需要將煤制烯烴再加工才能最終使用。”

     

      無論是從能源結構本身,還是從其化工應用的角度來講,石油作為現階段世界范圍內的主能源,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而在2016年下半年,面對低油價的誘惑和下游化工的應用,實現煉化業的產能控制和淘汰或許會比想象的更難,石化產業供給側改革要走的路還很長。

    責任編輯:覃琬蕓
    相關評論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综合91在线精品| 日韩尤物影院一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国产在线不卡午夜精品2021|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在线观看精品视频6|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999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