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CNET報道稱,無人駕駛和云數據對于現在帶科技農業來說早就已經落伍了?,F代科技農業具有更加先進的技術,更加智能的設備。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科麗安斯蒂(Cory Anstey)一直想成為一個農民,因為他能感受到春天泥土散發出來的清新的味道,他甚至能想象到自己坐在拖拉機上將是一件多么愉悅的事情,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他,這些都成為他想做一名農民的初衷。
44歲的安斯蒂是一個技術人員,他非常幸運,因為現代農業使得他最喜歡的農業和技術得到了完美的結合,所以相對于其他人而言,他對現代農業擁有著雙倍的熱情。
早在15年之前,安斯蒂就已經早早的開始在他自己的一些儀器上使用全球定位系統裝置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他現在甚至已經可以讓他的拖拉機在他的農田里自動進行轉彎。安斯蒂在坎伯蘭郡愛荷華的“21世紀機械商店、加油站、谷物升降機合作會議”的中場休息期間說:“一旦你擁有了這個設備,你就會愛上他,發明創造新的機器是會上癮的。”雖然這個被稱為“合作社”的辦公室,到處都漂浮著灰塵,地板也骯臟不堪,但是這個地方卻是這個擁有250人口的小鎮最受人們歡迎的去處。許多穿著工服和靴子的農民們都喜歡聚集到這里,一起喝著POP(在非中西部比較流行的一種汽水),吃著爆米花閑聊,而他們談話的內容經常會涉及到最新的機器。
對于農民而言,他們如果想種更多的作物,依靠有限的人力或者依靠笨重的機器基本上是難以實現的,所以他們會去想辦法尋求科技上的幫助。但是像谷歌、蘋果這些公司卻并沒有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伸出援手,相反的,一些傳統的農業機械制造商像約翰迪爾以及新荷蘭等公司卻在不斷地加強他們在農業機械方面的創新來給予農民更多的幫助。
自主駕駛拖拉機看起來似乎更為普及(仍然需要有人坐在拖拉機后輪位置)。自主駕駛拖拉機上面裝有很多傳感器,通過這些傳感器進行檢測,它能夠檢測到莊稼的任何狀況。自主駕駛拖拉機自身就會作為一個移動熱點,農民通過自己的平板電腦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作物的種植以及收獲的全部進程。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農民們就已經開始使用汽車自動轉向技術以及全球定位系統測繪技術,并且把他們應用到農業科技上面。
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系的副教授馬特說:“當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主駕駛技術真的實現了,像谷歌這樣的公司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你當時一多覺得非常的興奮,但是更讓人覺得自豪的是這些技術在美國早就已經應用到農業科技食品生產中20幾年的時間了。”
農民們想知道每一株獨立的植物在種植、施肥以及收獲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農民們也想知道這一粒種子是不是比其他的種子表現得更好,為什么這一塊地的產率就會比別得地方低。而這種農業技術被稱為“精確農業”。“精確農業”利用全球定位測繪系統,使得農民知道他們的農田和植物到底發生了什么,而不是讓他們使用更優質的空氣、肥料以及種子來提高產率。
為農民開發和提供新的應用程序和數據跟蹤技術的約翰迪爾的智能解決方案集團的信息解決方案總監萊恩亞瑟(Lane Arthur)說:“在以前,農民們必須要從拖拉機上走下來,親自走進農田去觀察農作物、挖土才能確定他們的農作物是不是真的沒問題,而現在,農民只需要坐在拖拉機的駕駛室里面看著平板電腦就可以知道所有的情況了,因為這一切工作都由機器替代農民去做了,而這才是最為合理的方法。”
高科技傳感器和地圖
過去,對于農民而言,可能需要用幾年的時間才能了解一塊土地的實際狀況,而現在,農民根本不需要了解非常多的專業知識,得益于全球定位系統的幫助,他們的拖拉機能夠知道所有的東西。達爾說:“在愛荷華,定位技術農業控制著四分之三的農業。”
定位測繪技術是通過傳感器表現在機器上的,通過這個機器,可以知道每一塊土地的包括產量以及濕度等很多狀況。人們可以通過拖拉機的內置裝置看到其所顯示出來的各種信息,而這種內置裝置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全球定位系統。測試所得到的數據可以上傳到計算機云中進行保存,并且可以與計算機以及平板電腦進共享。有些農民甚至把平板電腦安裝在拖拉機里面作為一個第二顯示器來使用。
約翰迪爾的車載應用總監羅恩·津克(Ron Zink)表示:“對于真正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位置、位置、位置,相同的對于“精確農業”來說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須知道你的具體位置。”
播種機利用全球定位系統技術使得其具有了自動關閉的功能,這樣的話就可以確保農民不會一不小心在同一個地方播種了兩次,而這種技術也使得種子、肥料、時間等等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節省。根據達爾的觀點,現如今,播種技術能夠使得每一粒種子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分散,然而在十年之前,農民們只能把60%的種子有效的分散開。
農民在進行收割時,根據傳回的數據,能夠實時的了解到這土地的產量。機器自身會收集包括發動機的溫度、已經使用的燃料的程度、機器的準確位置這些數據都可以讓農民進行參考,是不是應該對他們的機器進行維修和保養了。
看!天啊!沒有手!
當站在玉米地的邊緣,看著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的時候,100英尺寬的巨型噴霧裝置正在向小山這邊駛來。司機從車窗瞥了一眼下面,以確保這個16噸重的大機器能夠繞過莊稼,而不是從莊稼上碾壓過去。即使從遠處也可以看到司機的手不在車輪上。
在依阿華州的得梅因近郊的實驗測試場,你會發現公司里有非常多的最新型號的高科技設備,而且你可以坐上其中的樣品設備進行體驗。
當和約翰迪爾農場經理馬庫斯·哈爾(Marcus Hall)一起在一臺專門為傳播肥料、除草劑和其他化學物質而制造的拖拉機的噴霧器的駕駛室里的時候,他對我說:“在過去,你不等不一直坐在這里面來觀察你的莊稼,而現在不需要了。”他指著這個拖拉機里面看起來像游戲機一樣的顯示器說:“這可以讓農民坐在后面,專注于他們在該片土地上正在做什么(比如施肥),而不是讓你關注的點停留在怎樣駕駛好這輛拖拉機。”
像先進的自動轉彎技術的應用并不像全球定位測繪技術那樣普及,而這些沒有得到廣泛利用的技術在如今都會在新型拖拉機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這也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人開始使用這項技術。約翰迪爾預測在美國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農民將會使用自動駕駛技術。(這意味著他們將擁有2500畝農田,這將是美國農田平均數的5倍)
在過去,農民們在夜間沒有辦法對設備進行操作,因為他們在夜間根本沒有辦法看清自己的田地。然而,有了自動駕駛技術就完全不一樣了,機器在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包括大霧天氣,狂風暴雨的甚至是漫天沙塵的天氣都可以很好的進行工作,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時長與效率。約翰迪爾說:“如果一個農民,他駕駛著拖拉機以15英里每小時的速度行駛,行駛的過程中他偏離了軌道一秒鐘,那么這就意味著它將摧毀100株玉米。然而,有了這項技術以后,就算是一個毫無經驗的司機都能比一些老工人工作的更好。”
一位來自擁有350人口的小鎮愛荷華州馬塞納的51歲老農民蓋瑞丁克拉(Gary Dinkla)已經使用自動轉彎技術拖拉機5年了,所以他可以在夜間進行工作,甚至可以在不熟悉的領域幫助其他農民工作。
丁克拉說:“你可以在拖拉機里連續工作20個小時,然后再走下拖拉機進行數據更新。”
約翰迪爾的自動跟蹤視覺技術主要是將攝像機安裝在設備上對作物進行檢測并且幫助化學噴霧器使其能夠在作物中心噴灑農藥。自動調撥技術主要是利用一個黃色的槳將車輪進行連接,與噴霧器進行連接組合,能夠更好地“愛撫”植物。
機器同步技術使得機器與拖拉機能夠非常好的結合起來。所以它能很好的自動控制車子的速度、位置并且在卸載作物的時候能夠選擇更合適的裝載物,使得工作更有效、更便捷。
那么另一個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實現徹底的無人駕駛呢,讓拖拉機在沒有人操作的情況下,自己在田地里進行工作。約翰迪爾的ISG高級工程經理以及自動追蹤技術的創造者特里皮克特(Terry Pickett)說:“車輛到底什么時候可以完全的無人駕駛,自主工作完全取絕于監管機構到底何時審批通過無人駕駛駕駛車。”
皮克特說:“進入自動化時代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所有意外情況的發生,讓你手足無措,比如,你擁有一輛自主駕駛車,它在離你10英里遠的地方工作,突然他朝你的麥田里開火,這個時候,在遠處的你怎么會知道他干了什么。”
大數據的問題
雖然現在科學技術使得現代農業在工作效率上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這些技術卻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拖拉機通過安裝在座位下面的調制解調器,使得其自身能夠為自己提供一個可移動的熱點,但是無線接入在農村還是不夠穩定的,如果農民不為更多的衛星買單的話,全球定位系統將會在幾英尺以外的地方自動斷開,而這可能導致農作物遭到破壞。與此同時,一個廠家生產的拖拉機,可能與其他廠家生產的并不能很好的匹配以及合作。
另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是,一旦機器出現問題,農民們并不能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維修。農民是最初的機器“制造者”,但他們只是對現有的機器進行一些微小的獨特性的改造,使得這些機器能夠更好的幫助他們播種、施肥以及收割等等,并沒有進行一些巨大的改造或者創新。而現在的高科技拖拉機,只有經過培訓的專業人才才能對他們進行維修,而這會花費大量的資金成本以及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
一個在大洋洲林德曼拖拉機公司工作的技術員查得施瓦特(Chad Schwarte)作為一個34歲的機械師表示:“我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解決當地農民的拖拉機系統的問題。我所遇到的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全球定位系統以及自動轉向技術的人為操作失誤。他們經常會按到他們本來不應該按的按鈕,并且經常會輸入一些錯誤的指令。”
當然,談到農業科技,還是要比其他工業領域領先好幾年的。下一步計劃是使用傳感器,無人機和其他技術收集更多的數據,然后尋找更好地利用信息的方法。達爾說:“科學技術幫助農民收集了全部的數據,但是農民收集到的這些數據卻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回到坎伯蘭合作社,安斯蒂介紹了更多的關于他的農場的機器的操作方法以及經營的過程,他下一步計劃嘗試去改造一架無人機,來幫助他觀察他的土地上到底哪一塊需要施氮肥。可以確定的是,他不會放棄他的高科技工具的創新的。
安斯蒂說:“我再也不想再回到之前,那個一無所有,只能靠雙手進行耕種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