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行業新聞

    這六大新興技術將徹底變革制造業

    來源:e-works     發布時間:2017-03-10
    增材制造、物聯網、虛實融合、材料工程、協作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將對制造業的發展帶來顛覆性的變革。本文著重介紹這些新興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應用趨勢。

      1、增材制造(三維打印)

      增材制造技術早期叫做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 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制造技術,對促進企業產品創新、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提高產品競爭力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包括FDM(熔融層積成型)、SLA(立體平版印刷)、SLS(選擇性激光燒結)和DLP(數字光處理)等技術。三維打印是各種快速成型技術的統稱。快速成型技術的材料主要是非金屬,主要用于研發階段的驗證。近年來,國內外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已實現了金屬材料的快速成型,成型的速度、精度不斷提高,材料價格不斷下降,可以直接制造單件小批的零件,因此,國際上將該技術領域稱為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目前,國際主流的增材制造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包括3D systems、Stratasys,以及專注于金屬增材制造的EOS等。最近兩年,主流的IT廠商開始進軍該領域,增材制造領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例如惠普推出能夠打印真彩色和多種材料的多射流熔融(Multi-Jet Fusion)技術的3D打印機(型號分別是3200和4200),打印速度比其他三維打印機快十倍。Autodesk公司則推出基于DLP技術(數字光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的Ember三維打印機和開放的Spark三維打印平臺,并與Windows10操作系統進行了集成。2016年9月,GE出資6.85億美元收購瑞典著名工業級3D打印機制造商Arcam公司,該公司擁有電子束熔融( EBM)金屬3D打印技術。全球激光加工巨頭通快集團也推出了金屬材料增材制造設備。最近,由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教授主導研發的“鑄鍛銑一體化”金屬3D打印技術,成功制造出了世界首批3D打印鍛件。運用該技術生產零件,其精細程度比激光3D打印提高50%。同時,零件的形狀尺寸和組織性能可控,大大縮短產品周期。

      全球IT巨頭、制造業巨頭和學術界的共同關注,市場對個性化定制需求的迅速增長,推動了增材制造技術的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GE在美國匹茲堡設立了增材制造工廠,西門子則在瑞典設立了增材制造工廠。

      增材制造技術可以與機器人加工、CAE分析、拓撲優化、材料創新,以及傳統的切削加工結合起來,提高制造效率、提升制造精度、顯著降低零件重量、明顯提升零件強度,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德國機床巨頭DMG MORI已率先推出增材制造和切削加工實現混合制造的加工中心。全球設計軟件領導廠商Autodesk公司推出衍生設計技術,實現了增材制造技術與拓撲優化技術的集成應用。美國的高端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已經使用了Autodesk衍生設計和增材制造技術來制造運動鞋。

      

    blob.png

     

      DMG MORI(德瑪吉森精機)推出的全球首臺混合制造加工中心

      

    blob.png

     

      高端運動鞋品牌Under Armour使用衍生設計和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的運動鞋

      2、物聯網

      物聯網技術( Internet of Things)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技術領域之一。未來傳感器的數量將遠遠超過人類的數量,物聯網經濟的規模將遠大于互聯網經濟。制造業是物聯網技術應用最重要的領域。思科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制造業將占整個物聯網市場的27%。

      GE公司推出的面向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受到業界高度關注,該平臺可以有效支撐物聯網的工業應用。GE組建了GE數據集團,力圖將Predix發展成為制造業物聯網應用的開放云平臺,最近,GE宣布將Predix平臺全面開放。西門子發布了開放的工業云平臺Mindsphere,可以接入各種傳感器的信息,制造企業可將其作為數字化服務,例如預測性維護、能源數據管理以及工廠資源優化的基礎。美國PTC公司則形成了以物聯網開發平臺ThingWorx為基礎的整體解決方案。三一重工則結合自身在物聯網應用方面的長期實踐經驗,推出了“樹根互聯平臺”,打造本土的工業物聯網平臺。通過物聯網實現對已交付給客戶的產品傳感器參數的采集,在此基礎上實現預測性維護和智能服務,可以促進產品的備品備件銷售,避免產品運行時出現異常停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下圖是一個基于物聯網的預測性維護服務的典型案例。

      

    blob.png

     

      基于物聯網的預測性服務案例

      3、虛實融合技術

      西門子、PTC和達索系統三大PLM(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主流廠商紛紛強調Digital Twin(虛實融合)技術,實現實際產品和數字產品模型的虛實融合,實際裝備和裝備的數字化模型的虛實融合,以及實際車間與數字化車間的虛實融合。

      沈陽機床集團的i5機床實現了加工中心的真實加工過程和數字模擬的加工過程的虛實融合,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可以在加工中心進行實際產品加工時,在手機上看到對產品的三維模型進行的加工仿真。產品的虛實融合技術使企業可以從實際產品中,通過傳感器和物聯網采集數據,對數字產品模型進行仿真分析,從而實現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幫助企業改進產品。海爾膠州工廠應用了車間的虛實融合技術,可以將車間的三維數字模型與MES系統反饋的設備狀態等實時信息結合起來,展示出車間的實時狀態,為企業優化生產提供了新的途徑。

      

    blob.png

     

      Digital twin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改進產品性能

      4、協作機器人(COBOT)

      以往,工業機器人都是與人隔開,孤立地工作。2015年,ABB推出雙臂的14軸協作機器人YUMI,可以幫助電子工業等領域實現小件裝配的自動化應用,將人與機器人并肩合作變為現實。博世也推出協作機器人APAS,它是協作機器人中首個獲得認證的助理系統,可以協助人類工作,且無需任何額外的防護。機器人的保護皮衣是觸覺檢測裝置,當檢測到人靠近時,其會自動降低運行速度;在人離開該區域后,機器人會白動恢復正常速度。未來的制造模式并不是機器換人,而是人機協作。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將徹底改變未來工廠的生產組織和工人的工作方式。

      

    blob.png

     

      博世的APAS協作機器人

      5、材料工程

      世界材料產業的產值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化工新材料、微電子、光電子、新能源是研究最活躍、發展最快的新材料領域,復合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闊。圍繞著材料創新,國內外都在開展產學研的協作。復合材料的制造工藝與傳統的金屬材料制作工藝和制造裝備差別很大。既能夠保持材料的強度,又能夠減輕重量,是復合材料的一大優勢。眾所周知,波音787飛機復合材料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50%。

      

    blob.png

     

      波音787復合材料機頭的制造

      國際著名PLM研究機構CIMDATA已經將材料工程作為產品創新平臺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美國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中,已建成的九個研究所中,就包括了輕型現代金屬制造業創新研究所、復合材料制造創新研究所、革命性纖維和紡織品創新制造研究所等與材料創新直接相關的研究機構,足以說明美國對材料創新的重視。在新能源領域,石墨烯材料的應用也被寄予厚望。

      6、人工智能技術

      IBM非常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提出了認知計算( Cognitive Computing)理念,應用到各個行業。在2016年漢諾威工業展上,IBM展出了認知計算與物聯網結合的應用。首先通過物聯網對生產過程設備工況工藝參數等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再對產品質量缺陷進行檢測和統計;然后在離線狀態下,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挖掘產品缺陷與物聯網歷史數據之間的關系,形成控制規則;接下來在在線狀態下,通過增強學習技術和實時反饋,控制生產過程減少產品缺陷;最后集成專家經驗,改進學習結果。另外,語音識別技術在制造業也開始得到應用,例如Honeywell推出了語音揀貨技術。華中科技大學李德群院士開發的智能注塑機,也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來計算最優化的工藝參數,從而大大提高產品的合格率,顯著降低能耗。

      以上分析的六項新興技術,每項技術的創新發展都給制造業帶來重大變革。在同一時期,這六大新興技術都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而且是交相輝映,實現了協同應用,因此能夠幫助應用這些關鍵技術的企業實現商業模式、研發與制造模式、企業運營模式的突破性創新。這昭示著,制造業已經進入了技術大變革時代。這個時代對創新者會帶來極大的機遇,而保守者則會加速退出歷史舞臺。

    責任編輯:覃琬蕓
    相關評論
    相關知識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69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久久精品9988|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69精品人人人人|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日韩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99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