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長達6個季度GDP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后,廣西經濟終于開始企穩“回暖”。自治區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西GDP同比增長10.2%,與上半年增幅持平。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延續高位增長、外貿出口顯著提升、消費增長緩中趨穩,數字的變化顯示近期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綜合舉措漸顯實效,廣西經濟筑底企穩的信號已經顯現。
盡管從種種跡象上看,第四季度廣西經濟有望“升溫”,但必須下大力氣改善投資增長后勁不足、內需拉動乏力、外貿結構不合理等局面,我區經濟才能更好地完成全年的任務目標。
投資保持高增長態勢,結構日趨優化
數字:
前三季度,全區固定資產投資(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投資)7751.24億元,同比增長22.4%。其中,更新改造投資2910.05億元,增長32.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4.8個百分點,基本建設投資3113.35億元,增長17.9%,房地產開發投資1070億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4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民間投資5019.61億元,增長28.0%,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64.8%,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資金到位情況總體較好。建設到位資金8872.45億元,增長23.1%。
觀察:
長期以來,在拉動廣西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的作用一直最為突出。從前三季度的數據看,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延續了20%以上的高增長態勢,對穩住經濟發展大局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尤為可喜的是,作為衡量當地經濟發展是否有活力、反映固定資產投資效益的一個重要指標,民間投資日益活躍,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廣西在扶持小微企業、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政策已初顯成效,特別是“營改增”的實施,對促進民間投資的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這充分說明社會對經濟增長持有信心,廣西經濟發展的活力依然向好。
此外,對于經濟增長拉動效果相對顯著的更新改造投資不斷加速,也反映了投資結構的日趨優化。
盡管固定資產投資高增長的態勢不變,但增長后勁不足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從今年2月起至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小幅回落。目前,我區的重大項目特別是重大產業項目儲備嚴重不足,新開工和重大項目支撐作用較弱,產業層次較低。前三季度,全區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僅增長6.5%,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15.9個百分點。同時,投資建設到位資金增幅回落勢頭明顯,前三季度增長23.1%,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半年下滑了12.8以及3.5個百分點。
我區作為后發展欠發達地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投資拉動、項目帶動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主動力。狠抓大項目,以大項目帶動大產業、大產業帶動大發展,依然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當前所處的歷史機遇上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推進、推動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打造西南以及中南地區新的戰略支點等上層構建都有望為今后廣西經濟發展釋放出巨大的投資潛能和市場空間。
外貿進出口成績亮麗,東盟市場突出
數字:
前三季度,全區貿易進出口總額229.36億美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8.54億美元,增長38.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5個百分點;進口100.82億美元,由上半年的下降10.3%轉為增長0.4%。進出口總額中,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75.34億美元,同比增長80.4%;一般貿易進出口109.15億美元,增長2.6%;加工貿易進出口36.63億美元,下降0.1%。
對東盟出口快速增長,出口額達83.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3.2%,占出口總額比重達65.2%。
觀察:
在廣西經濟前三季度的成績單中,外貿進出口是其中頗為耀眼的一項。自7月份以來,我區已連續3個月單月進出口保持在30億美元以上,回升態勢趨穩。出口增長的速度不僅比上半年有了大幅提高,而且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了30.7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的高速上揚,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內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國外經濟大環境有所改善,促進外貿發展的積極因素開始增多。同時,廣西“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推動,也帶動了出口保持穩定的增長,這一點從廣西對東盟出口高達73.2%的增速中可見端倪。
值得注意的是,廣西出口增速的大幅提升的最主要拉動力在于邊境小額貿易的強勁推動。但是,邊境小額貿易出口受政策影響波動幅度較大,發展后勁仍有待觀察。而邊境小額貿易出口所占比重偏高,也顯現了貿易方式結構的不均衡。
此外,外貿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市場拓展潛力有限;出口商品仍然以初加工或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技術含量不高。與發達省份相比,廣西在出口產業結構、產品技術含量、創新能力以及人均貿易規模、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這也是一直以來,外貿出口對廣西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頗為有限的主要原因。
有關專家表示,在穩定出口增長的同時,還應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爭創新的競爭優勢;引導加工貿易延長產業鏈,提升加工貿易附加值,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鼓勵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為促進廣西外貿健康平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農村市場逐漸激活,拉動內需有新招
數字:
前三季度,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7.12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254.13億元,增長13.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2.99億元,增長13.7%。
觀察:
經濟的持續增長,最終要靠消費拉動。當前市場銷售保持穩定增長,說明廣西經濟具有著較強的后續能量。今年以來,農村消費增速均高于城鎮,廣大農村市場逐漸啟動,長期以來城市消費快于農村的態勢正在扭轉。
從縱向比較看,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品零售額回落2.2個百分點,處于近10年來同期的最低水平。受經濟總體形勢的影響,市場需求仍顯不足,居民即期消費難以得到有效釋放,剛需性消費增速減緩,消費市場增長拉動力減弱,加之國家汽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各類刺激消費政策到期,而新一輪的刺激政策尚未出臺,政策拉動消費增長的效應明顯減弱。同時,我區流通組織化程度較低、農村潛在消費尚未完全開發等因素也影響消費快速增長。
前三季度,住宿餐飲業持續低迷,限額以上住宿營業額同比下降4.1%,受中秋月餅銷售大幅下降的影響,降幅比上半年擴大2.2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餐飲業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第四季度,零售業受購物卡消費和福利性消費較上年大幅減少等因素影響,住宿、餐飲業受公務接待和會議消費大幅下降等因素影響,形勢不容樂觀。
自治區商務廳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激發經濟活力將是下一階段拉動內需的著力點。一方面,要積極發展現代物流、金融、商務、會展、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商貿餐飲、健身娛樂、社區服務、社會化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大力促進信息消費,鼓勵和支持發展電子商務、云服務等間接拉動消費的新型信息服務模式;另一方面,還要大力發展旅游業,全面實施旅游興桂戰略,改變粗放經營,精耕細作旅游市場,通過旅游業帶動經濟增長、居民收入提升以及提供就業渠道。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今年的預定目標,今年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實現15%的增長,盡管壓力不小,但對比一季度的增長13%以及上半年的增長13.3%,消費增長已經有了緩慢復蘇的跡象。不少專家指出,從總體上來看,只要宏觀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各項消費促進政策順利推進,四季度消費仍然有望繼續回升,全年消費市場總體將保持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