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全球產品進入無利潤周期,主要是因為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戰、傳統互聯網手機互聯網導致價格可比透明化,如此來看,全球未來10年進入無利潤周期在情理之中。但是,快遞和更好的交通導致物流成本大大下降,《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美國杰里米.里夫金,在最新著作《零成本社會》一書里認為零成本社會到來,在數字化經濟中,使用權勝過了所有權,可持續性取代消費主義,合作壓倒了競爭,交換價值被共享價值取代。很明顯,里夫金描述的就是筆者認為的未來10年的經濟狀況。面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僅僅依靠技術創新已經過時,企業綜合創新將贏全球10年。
筆者預測,到2020年,中國百貨商廈一半面臨倒閉轉行,而現在的轉型餐飲業、娛樂業、體驗業均不是理想的脫身之際。
現在國家高喊的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產品創新、教育創新并不是理想的全球競爭成功模式,這些企業是單打獨斗、高成本、流水線無限量操作、款式不變、高價格、專賣連鎖店的發展模式,筆者認為,這種企業在未來10年將面臨被淘汰,只有綜合創新才能贏全球10年。
企業綜合創新如何進行威力多大?
筆者在2009年就提出解購論淘汰并購論,2012年拋出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創新,進一步武裝企業創新競爭力,2014年拋出綜合創新淘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單一創新模式,只有通過綜合創新,才是中國企業創新打敗全球的戰略。
企業綜合創新主要有銷售創新(年利潤新增50%左右)、制造混制創新(年利潤新增300%)、渠道創新(年利潤新增100%左右)、服務創新(年利潤新增100%左右)、產品創新(年利潤新增30%左右)、技術創新(年利潤新增60%以上)、營銷創新(年利潤新增30%左右)、品牌創新(年利潤新增30%左右)、包裝創新(年利潤新增30%)、服裝款式創新(年利潤新增30%以上),等等。
前4項企業創新是筆者極力打造的,總和能夠年新增利潤550%,后6項企業創新是傳統創新,總和能夠年新增利潤210%。很明顯,筆者打造的企業創新年新增利潤是傳統創新總和年新增的2倍,兩項結合就是780%的年新增利潤了。這與筆者給企業綜合創新年新增利潤700%-1000%左右的理想目標,也是比較吻合的。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國內單項傳統專家創新,能夠帶來的年新增利潤并不多。即因為單項低,又因為沒有能力綜合傳統創新,這就是當前中國企業創新的基本狀況。
很明顯,中國當下提倡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傳統單項創新,能夠獲得的年新增利潤并不大,另外,能否成功還是個問號。傳統單項企業創新是難以應對全球未來10年無利潤時代的競爭的,因為傳統企業庫存太多。我們拿服裝企業來看,庫存普遍在200天左右,大量庫存讓傳統企業沒辦法適應將來10年的競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企業創新如果還是停留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傳統單項創新上,由于沒有能力超越歐美企業,就難以贏得全球。如果采用筆者綜合創新,趕上并超越歐美企業整體競爭力,是有能力的,也會成功的,只有綜合創新才是中國企業將贏全球10年的戰略方法。
作者簡介:吳東華,知名經濟專家,預測歐美元趨勢第一人,第一經濟整合專家,服裝戰略專家,印度經濟專家,外貿專家,世界經濟專家,創新專家,前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經濟研究員、前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提出解購論淘汰并購論,拋出第四駕馬車進行一系列整合創新,吳東華用第四駕馬車精髓指導過美國大使館、倫敦ARM、法國ENSAAMA、巴黎O.G.F.D.I、德國《明鏡》等國內外數十家機構,指導技術創新、渠道創新、銷售創新、款式創新、包裝創新、服務創新、產業區創新、打造全國品牌國際品牌國際名牌,網絡搜其《全球缺乏“離岸”經濟創新認識》、《企業綜合創新將贏全球》是創新最好研究,被指導企業業績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經濟研究范圍、指導范圍、指導企業收入新增速均超過頂尖經濟院長,詳見吳東華網易官博。寫于2014年10月12日
筆者預測,到2020年,中國百貨商廈一半面臨倒閉轉行,而現在的轉型餐飲業、娛樂業、體驗業均不是理想的脫身之際。
現在國家高喊的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產品創新、教育創新并不是理想的全球競爭成功模式,這些企業是單打獨斗、高成本、流水線無限量操作、款式不變、高價格、專賣連鎖店的發展模式,筆者認為,這種企業在未來10年將面臨被淘汰,只有綜合創新才能贏全球10年。
企業綜合創新如何進行威力多大?
筆者在2009年就提出解購論淘汰并購論,2012年拋出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創新,進一步武裝企業創新競爭力,2014年拋出綜合創新淘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單一創新模式,只有通過綜合創新,才是中國企業創新打敗全球的戰略。
企業綜合創新主要有銷售創新(年利潤新增50%左右)、制造混制創新(年利潤新增300%)、渠道創新(年利潤新增100%左右)、服務創新(年利潤新增100%左右)、產品創新(年利潤新增30%左右)、技術創新(年利潤新增60%以上)、營銷創新(年利潤新增30%左右)、品牌創新(年利潤新增30%左右)、包裝創新(年利潤新增30%)、服裝款式創新(年利潤新增30%以上),等等。
前4項企業創新是筆者極力打造的,總和能夠年新增利潤550%,后6項企業創新是傳統創新,總和能夠年新增利潤210%。很明顯,筆者打造的企業創新年新增利潤是傳統創新總和年新增的2倍,兩項結合就是780%的年新增利潤了。這與筆者給企業綜合創新年新增利潤700%-1000%左右的理想目標,也是比較吻合的。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國內單項傳統專家創新,能夠帶來的年新增利潤并不多。即因為單項低,又因為沒有能力綜合傳統創新,這就是當前中國企業創新的基本狀況。
很明顯,中國當下提倡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傳統單項創新,能夠獲得的年新增利潤并不大,另外,能否成功還是個問號。傳統單項企業創新是難以應對全球未來10年無利潤時代的競爭的,因為傳統企業庫存太多。我們拿服裝企業來看,庫存普遍在200天左右,大量庫存讓傳統企業沒辦法適應將來10年的競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企業創新如果還是停留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等傳統單項創新上,由于沒有能力超越歐美企業,就難以贏得全球。如果采用筆者綜合創新,趕上并超越歐美企業整體競爭力,是有能力的,也會成功的,只有綜合創新才是中國企業將贏全球10年的戰略方法。
作者簡介:吳東華,知名經濟專家,預測歐美元趨勢第一人,第一經濟整合專家,服裝戰略專家,印度經濟專家,外貿專家,世界經濟專家,創新專家,前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經濟研究員、前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提出解購論淘汰并購論,拋出第四駕馬車進行一系列整合創新,吳東華用第四駕馬車精髓指導過美國大使館、倫敦ARM、法國ENSAAMA、巴黎O.G.F.D.I、德國《明鏡》等國內外數十家機構,指導技術創新、渠道創新、銷售創新、款式創新、包裝創新、服務創新、產業區創新、打造全國品牌國際品牌國際名牌,網絡搜其《全球缺乏“離岸”經濟創新認識》、《企業綜合創新將贏全球》是創新最好研究,被指導企業業績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經濟研究范圍、指導范圍、指導企業收入新增速均超過頂尖經濟院長,詳見吳東華網易官博。寫于201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