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工業經濟下行的嚴峻局面,我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把工業發展擺在全市中心工作的首位,大力實施工業發展“四大會戰”,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大力推進園區發展,助推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1-9月,全市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400億元,增長10%左右;完成工業投資120.6億元,增長23.9%;更新改造投資完成118.5億元,增長25%;制造業投資完成99億元,增長28.9%。
“直通車”開進企業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今年3月以前,來賓銀海鋁業公司的“鋁電結合”一直無法推動,企業虧損嚴重面臨停產。為此,市領導多次率隊到自治區匯報爭取,“鋁電結合”工作得到實質性進展。今年7月1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銀海鋁直購電方案。由于直購電政策實施到位,長期以來影響銀海鋁業生產成本過高的瓶頸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帶動我市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這是我市開通“服務企業直通車”,提升服務企業水平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建立健全“直通車”服務企業工作機制,按照“一企一策”措施,突出解決企業開工不足、資金短缺、成本偏高等實際困難,想方設法為企業排憂解難,促使企業滿產達產。截至目前,我市共收集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78個,現已解決了25個,22個正在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中。
服務“直通車”開進了企業,也開進了重點項目。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實施技術更新改造、延長產業鏈,推動電力、冶煉、制糖、鋁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絲綢印染、精煉錳鐵二期、合金新材料、百億元能源基地等61項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在項目建設大會戰推動下,截至9月底,已實現新開工項目22個(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計劃總投資32.9億元;實現竣工項目17個(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累計投資18.0億元。
調整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在忻城縣,15家大規模的大理石加工企業生產車間一派繁忙:經過切割、補漆、打磨后,一輛輛滿載各色優質石材的卡車駛離廠區,銷往各地。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石材產業發展,把石材培育成新興產業。以西江“黃金水道”為主軸,在忻城縣、興賓區、武宣縣大力發展石材產業,石材產業初步形成了以忻城縣石材產業集中區為主,興賓區和武宣縣為輔的格局。
今年以來,我市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先行發展繭絲綢、汽車機械配件、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民族醫藥、建材、新材料等產業,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近期,由市政府領導帶隊與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中國碳酸鈣行業協會達成正式協議,將于今年11月在我市舉行2014年全國碳酸鈣協會專家組年會,通過這一行業平臺,支持有優勢碳酸鈣資源的縣(市、區)積極對接區內外碳酸鈣產業龍頭企業,支持現有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引進深加工企業,打造碳酸鈣循環產業鏈,推動碳酸鈣產業的轉型升級、做大做強。這是我市深入實施“1321工程”和“551計劃”,發展新興產業,做大工業經濟總量的又一大手筆。
如今,我市的特殊產業、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來賓百億能源基地建設主體規劃和布局已完成,依托來賓電廠資源,打造熱電聯產、煤炭交易中心和粉煤灰綜合利用等板塊,已初現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