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市的金川鎳銅、東灣403至407泊位等20個項目紛紛竣工投產,標志著該市正加速從億噸大港向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騰躍。
防城港去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0058億噸,率先建成廣西億噸大港;建成全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儲存配送基地,外貿集裝箱航線、班輪居北部灣經濟區之首。近年來,作為西南地區最便捷出海大通道的防城港市堅持“以港引工、以工促港、港工互動”的產業發展思路,加快建設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實現了從“傳統港口裝卸運營”到建設“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的轉變。防城港市委書記劉正東介紹,防城港市為引進的企業提供全方位、低成本、高保障性的物流服務,促進了更多大進大出的企業落戶,14個千億、百億元級產業項目相繼落戶防城港。
如今,防城港市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食用油籽加工基地和磷酸出口加工基地,并打破了多年以糧油產業獨撐門面的單一格局,食品加工、鋼鐵、化工建材、能源、林產林化、醫藥、有色金屬等優勢產業競相發展。該市還強化創新驅動,深入實施發明專利倍增計劃,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扶持力度。該市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磷酸技術標準研究,加快朗姆酒工程研究院、盛隆冶金新材料研究中心、金花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重點研發機構建設。同時,深入實施環境倒逼機制,建設循環產業園,推進節能減排,工業效益不斷提升。據統計,去年防城港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617.3%,連續6年居廣西第一;今年前8個月該指數達到659.61%,繼續保持廣西第一。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
劉正東說,下一階段,防城港將突出產業振興這個引擎,加快打造14個千百億元產業,建設企沙工業園、大西南工業園、東灣物流加工園、企沙東島等千億元園區,打造升級版的臨海工業基地,真正形成沿邊經濟增長的新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