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杜鷹,商務部副部長高燕,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謝國明,柬埔寨公共工程與運輸部大臣陳尤德,緬甸交通部副部長吳韓森,越南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阮鴻長,亞洲開發銀行東亞局局長小西步,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馬明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等分別發表演講。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道偉主持開幕大會。
蔣正華說,當前,世界經濟重心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一個更加注重海洋合作與發展的新時代已經到來。深化和提升泛北合作,既是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迫切要求,也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題中之意。建議各方面加強溝通,凝聚意志,使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美好構想早日變成政府發動、企業主導、市場推動、國際合作的共同行動,充分發揮泛北合作的先導效應,把泛北論壇打造成為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平臺,加快落實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路線圖,造福泛北區域各國人民。他表示,廣西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和始發港之一,作為中國西南、中南地區出海大通道和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門戶,作為泛北合作的重要推動者,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希望進一步發揮廣西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和政策優勢,努力建設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門戶新樞紐。
彭清華對出席論壇的國內外嘉賓表示誠摯歡迎。他說,今年是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第二個10年的開局之年,我們相聚在此共同探討泛北合作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大計,意義非同尋常。海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一條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一條增進理解信任、加強人文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廣西愿與各方一道,增進戰略互信,深化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核心、以中國-東盟合作為框架、以泛北合作為基礎的制度機制,不斷開創官方與民間合力、雙邊與多邊共進、區域與次區域聯動的合作新格局。各方應進一步夯實基礎保障,深化產業合作,以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路線圖為切入點,加快制定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總體規劃和路線圖實施計劃,加強具體項目的對接協調、跟進落實,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和成效。
陳武在演講中表示,廣西將積極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努力構建面向東盟的互聯互通海陸大通道,重點建設海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光纖“五張網”;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產業合作帶,參與和推進泛北部灣產業集群建設,鼓勵企業相互投資,努力構建國際產業分工合作新格局;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共同完善商貿基礎設施,進一步暢通區域商品流通渠道;加快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積極探索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多種途徑,建立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相適應的開放型現代金融體系;打造海上絲綢之路友好城市和人文交流圈,厚植廣西與東盟合作的社會基礎,共同開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輝煌,開創泛北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溫卡華、余遠輝、周新建、范曉莉、鄧衛平、楊道喜、藍天立、張曉欽、賴德榮等出席開幕大會。
出席論壇的還有來自泛北區域的政府有關部門和駐華使領館官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商協會和國際機構代表,中國國家有關部委和機構官員,中國知名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和相關文化傳播機構代表,福建、四川、湖南、廣東、海南、云南等地代表以及國內外新聞媒體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