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不銹鋼總產能可能突破4000萬噸,其中低端鉻錳奧氏體不銹鋼比例高達27%。一面是,用于核電建設、超超臨界電站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開采和運輸等領域的不銹鋼主要依賴進口。時下,我國不銹鋼行業也陷入了“低端過剩、高端失守”的怪圈。轉型升級已成當務之急。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會長崔健在日前舉行的2014年中國不銹鋼行業年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但也是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今年我國不銹鋼行業將在市場開拓、高端突破、環保治理等領域有所建樹。
據透露,今年不銹鋼分會將與鎳、鉻、鉬、鈮等國際組織一起,以“綠色建筑與不銹鋼”為切入點,推進不銹鋼在我國建筑領域中的應用。
低端過剩 高端失守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1898.4萬噸,同比增加289.7萬噸,增長18%。今年以來,我國不銹鋼行業產能擴展仍在繼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建成的產能約為2700萬噸左右,加上各地在建和擬建產能,總產能將突破4000萬噸。受國際經濟復蘇不確定和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轉入中高速的影響,我國不銹鋼需求量繼續保持高增長的趨勢恐難維持,供求矛盾將更加突出。
在總量過剩的同時,低端不銹鋼產品也在充斥著市場。鉻錳奧氏體不銹鋼是以錳代鎳降低生產成本,并保持奧氏體組織結構的品種,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較快。但此類鋼種在我國不銹鋼板材標準(國標)中已被取消,市場上流通的此類材料,絕大多數比美標成分鉻低、鎳低、錳高,統稱“所謂200”系不銹鋼。
盡管2013年“所謂200”系不銹鋼增速大幅下降,從2012年的32.47%降為6.26%;但其占比仍高達27%,且該類產品在供應、流通、使用等環節中存在較多的標準、標識混亂甚至人為有意混淆的情況,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又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有損于不銹鋼行業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高端制造業所需材料仍然十分短缺。
“現階段我國用于核電建設、超超臨界電站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開采和運輸等領域的不銹鋼及耐蝕合金主要還是依賴進口。”崔健表示,近年來我國雖然加大了國產化推進力度,但大多數產品仍處于試制試供階段,尚未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此外,隨著我國不斷加大環保力度,不銹鋼企業的環保欠賬問題也日益突出。由于“重生產、輕環保”的粗放發展方式還未得到根本改變,有些企業還存在工藝裝備落后和環保不達標的現象,使行業內累積了不少環保欠賬。
重點突破 環保先行
崔健認為,2014年我國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同時因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也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不銹鋼行業必須認清形勢,攻堅克難,在市場開拓、高端突破、環保治理等領域有所作為。
擴大不銹鋼應用市場是今年不銹鋼行業的第一要務。盡管面臨不少富余產能,但我國不銹鋼占鋼產量的比例還不到2.5%,其推廣應用還遠未達到充分程度,在某些領域還有較大發展空間。例如,城市公用設施用不銹鋼有待進一步推廣,建筑領域不銹鋼使用比例還很低,水工業使用不銹鋼還未起步。在崔健看來,面對產能富余問題,既要堅決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藝裝備;又要加大應用市場開發力度,通過產學研用深度結合,與用戶開展聯合攻關,提高不銹鋼市場容量,在穩定和提高成熟領域用量的同時,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
一方面,繼續為百姓提供價廉物美的不銹鋼品種。眾所周知,不銹鋼在民用領域的使用比例最大,而鉻鎳奧氏體不銹鋼(300系)是主力軍。然而,近年來的實踐證明,鐵素體不銹鋼也是價廉物美的不銹鋼品種之一,具有優異的耐蝕性和無可比擬的低成本優勢,并且隨著工藝技術進步,其原本存在的脆性轉變溫度高、室溫性能差、焊后晶間腐蝕、深沖起皺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在民用領域,除必須使用300系不銹鋼的情形外,鐵素體不銹鋼是最佳選擇,應繼續大力推廣使用,國內企業要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更多地為老百姓提供價廉物美的不銹鋼品種。”崔健表示。
另一方面,大力研發高端制造業所需的高性能不銹鋼。目前我國不銹鋼產量已占到世界總產量的一半,數量上已成為世界大國,但品種上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所需的高性能耐蝕材料有很大差距,每年仍有70萬~80萬噸的不銹鋼材料需要進口。尤其是,被國家列入重大技術裝備的核電機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石油及石化、天然氣管道運輸和液化儲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海洋工程、環保工程等裝備,都需要高性能不銹鋼,甚至是耐熱耐蝕合金材料。崔健建議,有條件的企業都應加大這類品種的開發力度,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企業的技術和經驗,力爭經過幾年努力取得較大突破,從品種、質量和數量上解決國家對高端制造業所需高性能不銹鋼及耐蝕材料的需求問題。
此外,為解決環保欠賬問題,不銹鋼行業還要加大環保投入,為建設生態文明做貢獻。鋼鐵行業是污染防治的重點行業之一,2012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鋼鐵工業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大幅收緊了顆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對環境敏感地區規定了更為嚴格的水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標準,鋼鐵行業節能環保監管將更加嚴格。為此,不銹鋼企業必須增強環保意識,從自身生存和造福人類出發,徹底改變粗放型發展模式,嚴格執行國家最新環保要求,淘汰高污染生產工藝和裝備,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銹鋼分會會長崔健在日前舉行的2014年中國不銹鋼行業年會上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但也是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今年我國不銹鋼行業將在市場開拓、高端突破、環保治理等領域有所建樹。
據透露,今年不銹鋼分會將與鎳、鉻、鉬、鈮等國際組織一起,以“綠色建筑與不銹鋼”為切入點,推進不銹鋼在我國建筑領域中的應用。
低端過剩 高端失守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1898.4萬噸,同比增加289.7萬噸,增長18%。今年以來,我國不銹鋼行業產能擴展仍在繼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建成的產能約為2700萬噸左右,加上各地在建和擬建產能,總產能將突破4000萬噸。受國際經濟復蘇不確定和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轉入中高速的影響,我國不銹鋼需求量繼續保持高增長的趨勢恐難維持,供求矛盾將更加突出。
在總量過剩的同時,低端不銹鋼產品也在充斥著市場。鉻錳奧氏體不銹鋼是以錳代鎳降低生產成本,并保持奧氏體組織結構的品種,近年來在中國發展較快。但此類鋼種在我國不銹鋼板材標準(國標)中已被取消,市場上流通的此類材料,絕大多數比美標成分鉻低、鎳低、錳高,統稱“所謂200”系不銹鋼。
盡管2013年“所謂200”系不銹鋼增速大幅下降,從2012年的32.47%降為6.26%;但其占比仍高達27%,且該類產品在供應、流通、使用等環節中存在較多的標準、標識混亂甚至人為有意混淆的情況,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又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有損于不銹鋼行業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高端制造業所需材料仍然十分短缺。
“現階段我國用于核電建設、超超臨界電站裝備制造、石油天然氣開采和運輸等領域的不銹鋼及耐蝕合金主要還是依賴進口。”崔健表示,近年來我國雖然加大了國產化推進力度,但大多數產品仍處于試制試供階段,尚未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此外,隨著我國不斷加大環保力度,不銹鋼企業的環保欠賬問題也日益突出。由于“重生產、輕環保”的粗放發展方式還未得到根本改變,有些企業還存在工藝裝備落后和環保不達標的現象,使行業內累積了不少環保欠賬。
重點突破 環保先行
崔健認為,2014年我國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同時因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也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不銹鋼行業必須認清形勢,攻堅克難,在市場開拓、高端突破、環保治理等領域有所作為。
擴大不銹鋼應用市場是今年不銹鋼行業的第一要務。盡管面臨不少富余產能,但我國不銹鋼占鋼產量的比例還不到2.5%,其推廣應用還遠未達到充分程度,在某些領域還有較大發展空間。例如,城市公用設施用不銹鋼有待進一步推廣,建筑領域不銹鋼使用比例還很低,水工業使用不銹鋼還未起步。在崔健看來,面對產能富余問題,既要堅決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藝裝備;又要加大應用市場開發力度,通過產學研用深度結合,與用戶開展聯合攻關,提高不銹鋼市場容量,在穩定和提高成熟領域用量的同時,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
一方面,繼續為百姓提供價廉物美的不銹鋼品種。眾所周知,不銹鋼在民用領域的使用比例最大,而鉻鎳奧氏體不銹鋼(300系)是主力軍。然而,近年來的實踐證明,鐵素體不銹鋼也是價廉物美的不銹鋼品種之一,具有優異的耐蝕性和無可比擬的低成本優勢,并且隨著工藝技術進步,其原本存在的脆性轉變溫度高、室溫性能差、焊后晶間腐蝕、深沖起皺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在民用領域,除必須使用300系不銹鋼的情形外,鐵素體不銹鋼是最佳選擇,應繼續大力推廣使用,國內企業要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更多地為老百姓提供價廉物美的不銹鋼品種。”崔健表示。
另一方面,大力研發高端制造業所需的高性能不銹鋼。目前我國不銹鋼產量已占到世界總產量的一半,數量上已成為世界大國,但品種上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所需的高性能耐蝕材料有很大差距,每年仍有70萬~80萬噸的不銹鋼材料需要進口。尤其是,被國家列入重大技術裝備的核電機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石油及石化、天然氣管道運輸和液化儲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海洋工程、環保工程等裝備,都需要高性能不銹鋼,甚至是耐熱耐蝕合金材料。崔健建議,有條件的企業都應加大這類品種的開發力度,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企業的技術和經驗,力爭經過幾年努力取得較大突破,從品種、質量和數量上解決國家對高端制造業所需高性能不銹鋼及耐蝕材料的需求問題。
此外,為解決環保欠賬問題,不銹鋼行業還要加大環保投入,為建設生態文明做貢獻。鋼鐵行業是污染防治的重點行業之一,2012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鋼鐵工業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大幅收緊了顆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對環境敏感地區規定了更為嚴格的水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標準,鋼鐵行業節能環保監管將更加嚴格。為此,不銹鋼企業必須增強環保意識,從自身生存和造福人類出發,徹底改變粗放型發展模式,嚴格執行國家最新環保要求,淘汰高污染生產工藝和裝備,加大環境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