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進一步強調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南寧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地位。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帶領下,市科技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強化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全面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項目實施為抓手,充分發揮科技在支撐經濟發展促進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全市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達1430億元,總產值突破1250億元,創匯25.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業稅收72.4億元。
1育主體積極組織實施科技項目
2015年,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完成的南寧市重大科技項目“軌道交通用6005A鋁合金擠壓型材熱處理關鍵技術研究”,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利用企業建設的院士工作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聚集并培養一批行業高層次專業人才,開發出高強度、高精度大型軌道列車用鋁合金型材產品并形成產業化生產,建成國內領先的軌道交通用鋁合金型材生產基地,形成年產3萬噸軌道交通用鋁合金型材生產規模,為企業新增銷售收入8.4億元,完成深圳地鐵羅寶線、南寧地鐵1號線20余列車體型材生產,實現南寧地鐵南寧造的目標。
同時,該項目研制開發的用于350km/h高鐵車輛的7N01型材,經多方權威機構檢測分析表明,其性能與進口型材相當,耐腐蝕性、韌性等方面優于進口型材,成為是我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7N01高鐵型材性能指標上實現全面突破的鋁加工企業,已為CRH2動車組交付兩列車鋁材,除此之外實現了鐵路貨運敞車車廂型材的批量化生產,供應配套型材超過300輛。
該項目的實施填補了廣西在軌道列車運輸裝備生產領域的空白,促進我市鋁加工行業在軌道列車用高性能鋁合金技術方面的研發和應用,進一步延伸了鋁加工產業鏈,提高鋁精深加工的附加值,對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優化產品產業結構及壯大鋁加工產業規模起到重要的意義。
南寧地鐵南寧造正是我市大力實施科技項目,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一個縮影。2015年市科技局積極引導企業開展各類科技項目,以科技項目帶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提升我市企業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領域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速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我市現代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5年市科技局共調研企業項目378項,組織實施工業科技創新項目86項,其中圍繞我市六大重點產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6項,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科技平臺建設等實施普通科技項目80項;科技經費投入4345萬元,帶動全社會投入科研經費6.13億元。科技項目的實施,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充分彰顯科技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引領作用。
2調結構大力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地方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
2015年,市科技局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培育和指導,注重構筑企業科技創新梯隊,形成我市創新驅動持續發展的力量。圍繞全市六大重點發展產業篩選出一批具有一定基礎、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企業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通過加強對企業跟蹤服務,引導和培育企業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2015年11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了廣西2015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我市有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等93家企業通過專家評審,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示,占2015年廣西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的42.5%,新增數量居全區首位,同時創下我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的歷史新高。
在2015年組織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中,市科技局有針對性地引導企業增強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意識,并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自主知識產權保護與研發費用歸結等方面向企業作了詳細的講解與指導,積極向企業宣傳科技創新政策,鼓勵企業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加大科技研發力度,規范財務管理制度等,同時充分利用科技中介機構為企業開展高企認定服務,加大對企業申報材料的審查力度,對照高企審核程序嚴格把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等93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示。
為進一步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讓更多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市科技局通過加強工作領導、制定培育計劃、強化宣傳培訓、優化服務環境等多項措施,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步伐,助推企業創新發展。
新增的93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創新、科技投入、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為我市企業科技創新起到了較好的帶動引領作用。
3重培育科技企業孵化器逐年增長
對于大多數新成立或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科技企業孵化器就像一個溫暖的家,幫助他們抵御市場的風雨。
科技企業孵化器“長什么樣”?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高新區的中盟孵化基地看到,外觀上該孵化基地和一般的寫字樓沒有什么區別,由四棟研發樓組成,樓內設立有多功能廳、成果展示廳、培訓室、創業咖啡廳、餐廳、高管公寓等基礎性配套設施。
科技企業孵化器有何“本事”?據介紹,孵化器對企業的功能與自然界萬物生長的道理一樣,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提供“陽光”與“水源”: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業輔導、投融資、人力資源、項目申報、法律咨詢、財務咨詢、市場推廣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務。
在中盟孵化基地在孵企業廣西漫博通動畫制作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多名工作人員在電腦前有條不紊地制作著動漫人物。“基地的創業‘巢’筑得好、服務得好,為我們提供了最佳‘孵化溫度’,讓我們破殼騰飛更為順利。”談及孵化基地提供的服務,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贊不絕口。
目前南寧有多少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記者在市科技局了解到,2015年市科技局繼續投入科技經費2000萬元(累計投入科技經費8000萬元)加快廣西—東盟經開區科技企業孵化基地一期建設。并召開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工作推進會,交流孵化器建設工作進度和經驗,推進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橫縣六景、武鳴伊嶺巖等國家、自治區級工業區的孵化器建設。
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2015年10月,高新區南寧創客城建成投入運行,成為創新要素齊全、服務功能完善、合作開放,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眾創空間和新型創業服務平臺。
2015年,南寧新增廣西信息產業孵化基地等3家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南寧共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自治區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全市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15家,轄區范圍內自治區級工業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覆蓋率達到100%。
4建平臺打造科技綜合服務體系
2015年,由市科技局主導,廣西科學院、廣西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和廣西中醫藥研究院共同承擔的南寧市生物醫藥大型儀器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并向我市生物醫藥企業開展檢測服務。截至目前,共對86個企業開展服務1000余次。
該服務平臺是非盈利社會公益型科技專業服務平臺。根據我市發展需要,通過開放共享機制,有效整合南寧地區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提高儀器設備資源的使用效率,為全社會提供科學儀器設施和專業化服務,為南寧市及周邊區域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技術支撐,為政府配置儀器設備資源提供決策依據,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平臺依托南寧市科技情報研究所進行管理,是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平臺的日常工作機構,具體負責平臺建設與運行管理,開展信息查詢服務、分析測試委托服務和技術服務等工作。
2015年市科技局積極整合資源,加強科技與經濟結合,建設以企業為核心,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依托,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和研究院所建立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究中心等企業創新平臺,強化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中間環節,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共組織11家南寧市企業開展自治區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驗收工作,推薦9家企業申報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調研和培育工作,新建富士康電磁兼容暨安全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市共建有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0家。
5抓服務為產業創新提供科技支撐
2016年市科技局將進一步加強科技項目尤其是工業重大項目的構造和實施,做好全年科技項目實施工作,利用科技計劃項目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為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提供科技支撐。
2016年市科技局將牽頭開展《南寧市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擬定工作,提出南寧市科技服務業到2020年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篩選南寧市科技服務業集聚區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科技孵化體系建設,提升區域科技企業孵化能力,加快建設一批能力突出、服務設施完備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創客空間,努力在全市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大眾創新創業活力;開展眾創空間建設政策制定前期調研和政策草擬工作,引導駐邕高校和社會資本在人才聚集區創辦“創客咖啡”等眾創空間,實現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小微創新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
此外,還將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力爭2016年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5家;大力發展企業研發機構,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建設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支持建成的研發機構能力提升建設,培育其升級為國家級、自治區級研發機構,全年提升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能力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