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保護,既是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樹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良好生態是廣西的“金字招牌”,但“金字招牌”并不等同于“金質招牌”,生態環境有其脆弱性,一旦砸壞了,很難復原。在這個方面,我們不能光有自豪感,還要有危機感。做好2017年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保護。
要切實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去年7月至8月,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在充分肯定我區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突出問題。對此,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專門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各市、縣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整改方案逐條細化整改措施,掛圖作戰、建賬督辦,整改一個、銷號一個、驗收一個、公開一個,確保按時完成整改任務。對整改不到位的要通報批評,對進度嚴重滯后、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務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在發展與保護問題上,一定要算大賬、總賬、長遠賬,千萬不能目光短淺、因小失大。
要建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為契機,加快形成“黨委政府總責、環保部門統管、相關部門齊抓、排污單位守法、社會公眾共督”的大環保工作格局。建立環境保護目標管理責任制,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指標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管理監督的重要依據,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對于因決策失誤、監管不力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要注重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按照“污染者擔責、治理者受益”的原則,引導各類資源要素投向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要嚴格環保執法,堅決懲處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要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生態經濟。“十三五”期間,全國環保產業總投資將達17萬億元,可以說前途無量。
我區有資源、有優勢、有條件,完全可以把環保產業打造成為下一個千億元產業。要重點支持我區技術比較先進、市場前景看好的一批環保企業做強做大,使之盡快成為立足廣西、輻射西南、面向東盟的環保龍頭企業,引領全區環保產業加快發展。
要持續深入推進“美麗廣西”鄉村建設和宜居城市建設。“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開展至今已經4年多,先后經歷了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兩個階段,其綜合效應日益顯現,得到社會廣泛好評和人民群眾真心擁護。今年和明年將集中開展第三階段“美麗廣西·宜居鄉村”建設活動,重點實施“產業富民”“服務惠民”“基礎便民”三個專項活動。自治區黨委、政府已經研究提出了工作方案,前不久召開的“美麗廣西·宜居鄉村”活動電視動員大會進行了動員部署。這是一件大事,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同時,要按照全區城市工作會議部署要求,抓好“美麗廣西·宜居城市”建設活動,確保取得實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區上下一定要堅定生態優先理念,深入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著力構建生態經濟發達、資源高效利用、環境舒適宜居、制度健全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通過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讓八桂大地藍天常駐、青山常在、碧水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