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治區政府出臺《廣西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投資稅費、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地成本、用能成本等方面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進一步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
《意見》共28條,將當前“企業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意愿下降,工業發展后勁不足”作為出發點,圍繞“降低投資成本、促進投資回升”的根本任務,推出新的降成本措施。特別對目前企業反映強烈的集中辦理企業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登記等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較強的政策措施。
為降低投資稅費,《意見》提出積極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積極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嚴格執行國家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收負擔;落實國家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降低企業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負擔。
為降低融資成本,《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大對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靈活運用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實現企業融資交易達成;設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專項貸款;降低金融中介服務收費;加快推進我區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培育壯大基金業;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信貸資金向實體經濟融通機制;嚴格落實國家不隨意抽貸、斷貸、壓貸政策。
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意見》提出深化項目審批改革;縮短項目審批時間;強化工業園區管理和服務項目建設的職能;對擴大工業有效投資進行獎勵;集中補辦工業企業土地證、房產證。
為降低用地成本,《意見》提出允許企業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調低土地出讓底價;創新工業用地供應方式;優先保障工業用地指標。
為降低用電用氣用水成本,《意見》提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降低企業用氣成本;降低企業用水成本。
據介紹,初步估算,此次降成本“新28條”每年將減免或緩繳實體經濟成本120億元左右,加上去年4月份我區出臺的降成本“41條”的繼續實施,每年可為我區實體經濟企業降低成本超過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