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鋼柱 天厚潔能公司董事長
張鋼柱,天厚潔能公司董事長。
人物觀點:
22年前,跟隨“下海”的時代大潮,張鋼柱創辦了天厚潔能集團,他完成了從工程師到董事長的人生轉變。
“1985年時,我在西北大學主要負責設備維護和維修方面的工作。那時,‘下海’搞實業成為一種潮流。我也在1992年‘下海’,成立了天厚潔能公司,主要從事油品檢測和油品凈化設備的生產研發。”回憶起當初的選擇,張鋼柱感慨頗深:“我很看好這個行業,油品檢測儀能夠準確測出機器設備的潤滑油何時該換,將傳統的按期更換變成按質更換,能夠大大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而油品的凈化設備不僅能凈化油品,還能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如果將這些技術進行推廣,對企業、對國家和社會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本著這樣的信念,張鋼柱開始了20多年的研發經營。如今,天厚潔能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兩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其產品也銷至全國各地。“這20年里,我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去搞技術研發。”據張鋼柱介紹,2008年5月,型號為210A的柴油凈化器研制成功,并投入生產。這種自主研發的“潔能保”柴油凈化器,采用擁有專利權的多級一體過濾技術,攻克了傳統柴油濾清產品“過濾精度、納污能力、流通阻力”三者無法兼顧的行業難題。2010年5月,“潔能保”入選浙江省漁船節能降耗推廣產品,成為政府補貼推薦產品。
在推進研發工作的同時,作為發明人的張鋼柱對知識產權也非常重視:“我最早在1995年開始提交專利申請,當時就提交了4件專利申請。現在,我們已經擁有200多件專利。專利既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也是保護企業創新成果的手段。盡管仿冒現象很難杜絕,但如果你沒有專利,企業承擔的風險就會更大。”
當然,人生的選擇永遠沒有最完美。“20多年過去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很緩慢。”張鋼柱說,“如今,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題,很多企業也有這個認識,可一旦因為采用新產品而撬動了原有的利益鏈,企業的積極性就會大為下降。這需要企業用技術實力說話,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我希望未來節能產品能有更大的空間,實現我最初選擇這個行業時的夢想。”
“1985年時,我在西北大學主要負責設備維護和維修方面的工作。那時,‘下海’搞實業成為一種潮流。我也在1992年‘下海’,成立了天厚潔能公司,主要從事油品檢測和油品凈化設備的生產研發。”回憶起當初的選擇,張鋼柱感慨頗深:“我很看好這個行業,油品檢測儀能夠準確測出機器設備的潤滑油何時該換,將傳統的按期更換變成按質更換,能夠大大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而油品的凈化設備不僅能凈化油品,還能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如果將這些技術進行推廣,對企業、對國家和社會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本著這樣的信念,張鋼柱開始了20多年的研發經營。如今,天厚潔能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兩家子公司的集團公司,其產品也銷至全國各地。“這20年里,我投入了很多時間、精力去搞技術研發。”據張鋼柱介紹,2008年5月,型號為210A的柴油凈化器研制成功,并投入生產。這種自主研發的“潔能保”柴油凈化器,采用擁有專利權的多級一體過濾技術,攻克了傳統柴油濾清產品“過濾精度、納污能力、流通阻力”三者無法兼顧的行業難題。2010年5月,“潔能保”入選浙江省漁船節能降耗推廣產品,成為政府補貼推薦產品。
在推進研發工作的同時,作為發明人的張鋼柱對知識產權也非常重視:“我最早在1995年開始提交專利申請,當時就提交了4件專利申請。現在,我們已經擁有200多件專利。專利既是企業實力的體現,也是保護企業創新成果的手段。盡管仿冒現象很難杜絕,但如果你沒有專利,企業承擔的風險就會更大。”
當然,人生的選擇永遠沒有最完美。“20多年過去了,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很緩慢。”張鋼柱說,“如今,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題,很多企業也有這個認識,可一旦因為采用新產品而撬動了原有的利益鏈,企業的積極性就會大為下降。這需要企業用技術實力說話,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我希望未來節能產品能有更大的空間,實現我最初選擇這個行業時的夢想。”
責任編輯:朱振杰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