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歐計斯軟件有限公司——
?
“刷手指”刷向世界頂級水平

?
圖① 歐計斯一名員工正在第一代立式靜脈認證裝置前“打卡”下班。
?
圖②、③ 歐計斯開發部部長邵猛正在演示第三代智能靜脈裝置。 本報記者 沈則瑾攝
?
8月10日,記者來到上海歐計斯軟件有限公司采訪,這家只有100多人的高科技小企業研制開發成功的智能靜脈認證裝置,比手持POS機大不了多少,卻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自主研發,堅持打造世界頂級技術
?
隨著基于計算機網絡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愈發重要。但無論是密碼還是智能IC卡,都有被破解、被復制或者被偷盜的風險。于是,人們將視線轉向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隨地使用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最早起步的是指紋識別技術,但對環境要求高,對手指濕度、清潔度敏感,容易仿冒等,成為該技術一道道邁不過去的坎。經過不懈創新,現在,人們啟用了比“刷臉”、“刷虹膜”更便利、精準的指靜脈識別,即利用手指內的靜脈分布圖像來進行身份識別。
?
據歐計斯開發部部長邵猛介紹,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上應用比較廣泛的指紋、面部識別的誤識率分別約為0.001%和1.3%,靜脈識別和虹膜識別的誤識率均僅有0.0001%。而靜脈識別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精確度,是因為人體內部靜脈的生物特征比指紋、面部這些表面的生物特征更為復雜,而且不容易受光線變化等外部影響。歐計斯的靜脈認證技術誤識率控制在0.000005%,遠低于市場上靜脈識別技術的平均誤識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早在1997年,日本和韓國就已推出靜脈識別產品,目前被廣泛應用在公共領域的認證設備上。國內對靜脈識別技術的研究較晚,2004年后才開始,并沒能開展產品化。因此,在歐計斯的產品出現前,國內市場上的靜脈識別產品都是進口產品,價格奇高不說,對國家信息安全也帶來隱患。
?
今年4月,歐計斯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智能靜脈認證裝置剛剛面市,日本羽田國際機場便采購了一批,用于其內部安全管理。最早涉足該領域的佼佼者日立和富士通都是日本本土品牌,能夠讓羽田機場接受一個中國小企業的新產品,可以想象歐計斯的產品有著怎樣過硬的競爭力,才打開了通向海外市場的大門。現在,新加坡、緬甸的機場,以及國內一些對安全要求高的銀行和大企業也紛紛前來和歐計斯洽談合作,就連2020年東京奧運會組委會也聞訊趕來和代理商洽談。歐計斯董事長兼總經理許炎說,“我們瞄準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而是如何打造中國自主研發、達到世界頂級水平的技術,這值得我們花很多精力去做好。”
?
不忘初心,開拓安全認證廣闊市場
?
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許炎在日本大阪大學畢業后,在富士通研究所任職研究員。2001年,懷揣著回國創業的熱情,他在大連創辦了通華科技(大連)有限公司,2007年又回到家鄉上海,在長寧區慧谷白貓科技園創辦了歐計斯。兩家公司均從事系統集成、軟件定制以及軟件外包的開發。許炎說,他們很幸運,即使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襲來時,企業生存也不成問題。他不忘創業初心,“兩家公司一直堅持自主研發,不僅是純軟件開發,還堅持做一些產品的開發。到現在,指靜脈認證產品可以說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為何能堅持下來?許炎說,“指靜脈認證產品最好的技術來自日本,但日本企業似乎并不太看好這個市場,我感覺信息安全產品在國內外都應該有市場,就堅持下來了。我們也嘗試做過無線射頻標簽,做過其他手持智能終端,但真正打開海外市場的是指靜脈認證產品。”
?
被許炎笑稱“很土”的第一代立式靜脈認證裝置于2007年出品,外觀有點像銀行、郵局等的大堂取號機。到現在,歐計斯的前臺還“站”著一臺第一代產品用于職工打卡:將手指伸進一個小孔,不到2秒鐘就“過”一個。“刷的不是指紋,是手指表皮下的靜脈分布及血液流動。”邵猛說。“靜脈分布及血液流動”意味著能“過”的不僅是“唯一”的那個人,還得是活生生的人,想弄個指模來闖關?沒門。
?
醫學研究證明,手指靜脈的形狀具有唯一性和穩定性,健康成年人的靜脈形狀不再發生變化,孩子則需要隔一段時間去后臺登錄一次。按照登錄時的特別約定,如果被識別人受到脅迫,只要換個手指進行識別,門照樣能打開,但異常報警信號也同時發出,連通安保或“110”,能為家人多一份安全保障。考慮到安全要求特別高的企業對于尾隨者的擔心,還可以設置兩道門,確認前后進入的是同一個人即可。可以這么說,所有需要鑒別個人身份的領域,都可以應用指靜脈認證產品,這將是一個廣闊的市場。
?
攻堅克難,不斷推陳出新
?
2007年,第一代立式靜脈認證裝置一經推出,銷售很好,連當時上海第一高樓環球金融中心都選用其進行安全管理。但在許炎眼里,這個產品“很大很土”,外觀不時尚,成本相對高。電腦小型化后,2010年,歐計斯將目標鎖定國內市場,推出了第二代掛式靜脈認證裝置。出乎意料的是,本以為銷售前景良好的新產品卻遭退回。“散熱問題沒有解決好,廢掉了,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訓。”許炎說。
?
冷靜之后,研發團隊理清了思路:要提高目標鎖定海外市場,從性能到外觀都要超過日本同類產品,解決二代機存在的問題。許炎說,“軟件研發并不那么難,難就難在硬件上,既要精度高、性能好,抗電磁干擾、散熱好、時尚,還要經得起國外第三方的嚴格檢測,我們是拼了命地做研發。”例如,產品定位為工業級,就要選用工業級CPU,及嵌入式Linux作為OS系統;但要采用流行的智能手機設計,顯示屏等生產廠家卻并不提供支持Linux的驅動程序。面對創新難題,團隊選擇了迎難而上。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晝夜奮戰,根據僅有的一點點資料,反復摸索、測試研究,終于將“攔路虎”變成了“紙老虎”。當測試成功的那一刻,這幫年輕人不禁大聲歡呼,又蹦又跳。
?
再如,產品需要防水,要嚴格密閉,雖然采用了低發熱的CPU等器件,但還是出現積累的熱量散發不出去的問題。工程師們找了大量關于散熱設計的資料進行研究,同時邀來日本專家現場指導。最終,在設備內部巧妙地設計了一個“煙囪”,做出了一個沒有風扇的自然散熱通道,成功解決了散熱的大難題。
?
此外,在工業設計院的幫助設計下,第三代智能靜脈認證裝置外觀“瘦身”到只有19厘米高,一只手就可以輕松拿起。銀色框架,黑色主體,新三代有著酷酷的現代感,讓人“一見傾心”。可沒想到的是,日本客戶測試后,需要修改的難題仍在等著研發團隊。工程師們又進行了千百次嘗試,足足“憋”了兩三個月,才從元器件里找到癥結,通過了測試。“修改過程非常痛苦,日本方面的測試特別嚴,幫我們測出了很多問題,便于我們提高性能。現在,我們在日本市場的業績增長很快。”許炎說。
?
突出重圍,廣拓開發應用的互聯網之路
?
從最初的門禁應用,到進入社保、醫療、校園、金融、社區等領域,歐計斯研發的具有高防偽性的第二代生物識別技術正在像念出“芝麻開門”口令一樣,打開更多安全應用領域的“門”。有專家說,指靜脈認證識別或將全面取代“刷臉支付”,成為最安全靠譜的支付方式。
?
記者問許炎是否擔心產品被復制,他說,“這涉及知識產權問題,我們正在申請專利。IT行業的產品幾乎沒有什么是復制不了的,與其考慮怎么不讓別人復制,還不如考慮怎么走在這個領域的最前端,把產品做得更好,把市場開拓得更廣。”許炎告訴記者,4月上市的智能靜脈認證裝置已銷售了100臺左右,今年有望銷售500臺。下一個版本的智能靜脈認證裝置已經在研制,很多新的功能會被開發出來,明年就會推出。雖然目前大部分產品會銷往國外,但歐計斯也會不斷發掘國內新的應用領域。例如,他們已在和政府部門探討合作可能,將指靜脈認證技術應用于社保管理,杜絕養老金冒領等情況。歐計斯的網絡工程師王俊告訴記者,“我們不會局限于某個領域,還會預留拓展空間,將其應用到智慧家居上,用于控制門窗、空調、保險箱開關,煤氣、煙霧報警等。”
?
許炎一直強調,歐計斯做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終端,正在走一條開拓應用的互聯網之路,“當我們的智能靜脈認證系統實現更大規模的產業化之后,將填補國內指靜脈認證產品空白,使得國產靜脈認證識別產品在居家、社保、醫療、金融等更多領域實現廣泛應用,給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上一道‘安全之鎖’”。
?
許炎告訴記者,著眼更長遠發展,公司正在積極利用上海加快建設科創中心22條意見,更好地儲備人才,吸引更多優秀研發人才留下或回到上海加入企業創新團隊,同時定期輸送優秀人才赴國外學習取經。“像我們這樣的小企業要在日新月異的技術領域依靠完全的自主創新突出重圍,沒有人才將一事無成。”許炎鄭重地說。(本報記者 沈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