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黃利斌:未來我國工業發展動力在三方面

2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6年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
對于未來工業經濟發展動力的預判,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今年以來,工業領域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優化。未來我國工業發展的動力在三個方面。
?
從高技術產業來看,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是10.6%,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裝備工業和電子制造業的增加值增速也分別達到9.1%和9.7%,帶動了工業增速穩定在6%或者6%以上。
?
從六大高耗能行業看,同期增加值增速平均為5.8%,和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和鋼鐵行業的增速分別回落3個和4.5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的增速繼續低于全部工業增速。
?
同時,符合服務消費需求升級方向和品牌引領的行業運行態勢良好。前三季度,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的產量同比增長39.3%,快于整體或者快于基本型乘用車增速35.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快速增長,成為支撐汽車產業增長的主要力量。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產量分別增長12%和15%。結構調整早、高技術產業占比高的東部地區趨好的跡象明顯,成為工業經濟運行的壓艙石。
?
黃利斌表示,未來我國工業發展的動力在三個方面:
?
一是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增加值占整體工業的比重是12.2%。2012年以來占比每年平均以0.7個百分點的增速上升,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在20%以上。
?
二是加快修復和提升傳統動能。前三季度,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是6.9%,高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制造業仍然是經濟穩定的主要力量,對整個經濟運行起著穩定器的作用,同時在制造業的總量中,傳統行業的比重仍然高達86%,存在著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足、中端產能嚴重過剩、低端競爭優勢減弱,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任務十分艱巨。這既是挑戰,也是動力。
?
三是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前三季度,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高于整體工業增速1.8個百分點,在工業增加值中的占比也達到了75%。再看今年的投資情況,工業領域的民間投資占工業總投資的比重也在80%左右,進一步激發民間經濟的活力是實現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平穩運行的重要基礎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