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機器人革命”有望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制造業格局,而且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從那時開始,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對機器人制造公司實行增值稅退稅和補貼,而機器人用戶公司則可以享受稅費減免。
據分析師預測,使用壽命為10年的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回報周期將從2008年的11.8年下降到2015年的1.7年,到2016年,這一數據還將下降到1.3年。
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投資回報周期略高于1年的預期,讓中國數百萬計的中小制造企業看到了自動化的希望,為生產力快速增長創造了條件。
政府強力推動工業機器人使用,較低的投資回報周期,再加上“中國勞動人口及愿意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工人減少”,都是推動工業機器人持續普及應用的重要因素,直接促進了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銷量的高速增長。另一個導致中國勞動力短缺的因素是,年輕人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使得他們更愿意從事白領工作,而不是工廠流水線上的藍領。

全球機器人銷量及預測
來自水清木華研究所和huidian研究的兩份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從汽車產業到啤酒廠。相關研究報告均預測,到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存量將超過歐洲和北美。據預計,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從2014年的20萬增長至2017年的40萬!
7月8日至11日,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CIROS2015將在上海舉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將于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聯合舉辦論壇討論機器人應用領域的創新,屆時,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將發布他們的2014年工業機器人產業報告,在該報告中,將公布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相關數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2015年度工業機器人產業報告還會涵蓋2014年的相關數據,將于今年秋天發布。
另據相關消息,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表示,富士康的流水線工人已經搞到130萬,他計劃在未來幾年中逐步減少員工招聘,雇傭并培訓機器人取代30%的工人,完成那些枯燥、骯臟、不符合人體工學及危險的工作。失業工人將接受再培訓以勝任更高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