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對哲學與創新關系的認識存在片面性和狹隘性。主要表現為:一是在觀念上誤認為,哲學過于空洞抽象,而創新重在實效具體,創新者去搬弄思辨概念,是迷途的羔羊;二是在價值偏好上,受當代西方創造學理論研究重技法、重應用的影響,誤認為創新者應是“工程師’而不是“思想家”:三是在方法論方面,過多的學者把創新方法論的作用看作是把創新者的實踐經驗的系統化,誤認為訓練創新型人才,哲學思維方法沒什么用。這就導致了創造學界甚少關注哲學思維在創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哲學界對創造的研究重視也不夠。現在這種狀況有所改善。近年來在國內哲學界各種類型的研討會都不約而同地把“創造”、“創新”作為會議的主題,這不是一種巧合,它表明了創造、創新將作為哲學研究對象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不僅如此,創造學研究本身也呼喚著哲學思維創新。
一、自主創新呼喚哲學思維
1.哲學思維為創新思維發展提供了認識基礎。哲學思維是從主客體關系中把握創新。以往人們對創新的認識常常只停留在對創新主體的認識或對創新客體的認識,這是不夠的。因為缺乏從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來把握和領會創新,就不可能認識創新本質,掌握創新規律,從而指導人們的創新實踐。哲學思維為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認識基礎,在提高創新者的認識,轉變他們的觀念過程中,哲學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2.哲學思維為創新思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武器。目前人們對創新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經驗認識的層面上,缺乏對創新活動和創新概念的整體理解和本質把握。對創造的研究也局限于創造技法、創造心理的研究。創造方法和技巧,往往是個人創造活動中獲得的經驗,缺乏理論支撐,更沒有深層次的說明,僅僅滿足于“怎么樣”,這也就導致了在創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盲目和盲從現象。對于“為什么”這類追根求源只能由哲學思維來給予回答,別的學科則難以越俎代庖。通過哲學思維這個理論武器,可以提高創新者理論思維能力,使創新者盡快成長起來。在創新者的成長中,創新思維也可以更快的發展。
3.哲學思維為創新思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動力。哲學思維的這種作用突出地表現為它可以提高創新者的創造精神。哲學思維是永不間斷的,不滿足的探索、追求、詢問與思考,它突破已知、已有、己認定的知識和價值,向未知、未有、未認定的層面推進;突破局部、片面、相對隔離的狀態,以求“通”;突破具體事物、知識和價值的形質和物性,感悟到它們內在的精神。它不滿足于表層的、局部的解釋,而追求更高、更深、更廣的知識和價值。
4.哲學思維為創新思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技術、資金和管理方式可以引進,但是創新的智慧卻無法引進的。哲們開動腦筋,尋求答案。
二、哲學思維創新是人類創新活動的思想基礎
人的創造智慧的發展是由多種因素推動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哲學思維的發展。人類創造史表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哲學思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力也就不同。那些具有較強創造力的民族,都具有符合那個時代創新特點的先進的哲學思維。
中國古代的哲學思維是樸素的辯證思維。它所形成的整體觀的方法論和認識論,既反映在元氣說、陰陽五行說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中,也反映在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發展觀中。在明代中葉以前,中國科技在諸多領域中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應當歸功于其樸素的辯證思維,它是推動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最先進的哲學思維。
但樸素的辯證整體觀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還是直觀的、籠統的、粗淺的,它不善于分析,不善于作分門別類的研究。美國知名學者費正清教授在論及中國近現代科學不發達的問題時就認為,“科學未能發展同中國沒有制出一個更完善的邏輯系統有關”。
現代科學的新發現,單靠感覺經驗和邏輯推理是行不通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及其推論如“尺縮效應”、“時緩效應”、“光線彎曲”、“四維時空”等,不是靠實驗,靠邏輯推論得出的,而是在突破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的哲學體系和形式邏輯體系的基礎上靠想象力,靠創造思維得出的。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他強調非邏輯思維對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性。他說:“我相信直覺和靈感。”
那么,適合現代科學創造活動的哲學思維是什么呢?現代科學創造活動正在向整體化、綜合化、信息化方向發展,這就要求人們具備辯證的、系統的哲學發展觀,在繼承古代優秀思維傳統的基礎上形成整體與部分相統一的辯證整體性哲學思維。
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科學理論的超前發展,引領新的技術和生產方向。因此,要實現自主創新,首先要進行理論創新,而理論創新的基礎是理論思維。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因此,要提高一個民族的自主創新能力,關鍵是要提高這個民族的理論思維能力,說到底,也就是哲學思維能力。
三、哲學思維創新推動創造思維發展
創造思維始終是沿著哲學思維路徑向前發展的。
其一,認識論路徑是哲學思維創新推動創造思維發展的基本線索.
在認識論路徑上對于哲學思維創新的探討,有助于引發新的創造思維。認識論是哲學思維創新推動創造思維發展的必要路徑。因為要使哲學思維發生新的進化或突變,從而推動創造思維發展,主要是使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相互關系的理論發生重要的突破,這個突破就是哲學思維創新在認識論意義上的突破。
其二,方法論路徑是哲學思維創新推動創造思維發展的關鍵。
一切創造實踐和理論探索,歸根到底都是方法的探索。近代科學是以經驗論及其方法論歸納法為主導的,然而,現代科學明顯地呈現出理性主導、經驗趨淡的大趨勢。由于作為理論的基礎和推演的前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設無法從經驗中直接歸納出來,只能靠直覺去領悟,因此思辨、猜測、想象乃至幻想都是重要的創造方法。創造思維所呼喚的哲學思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而且它將促使創造方法上升為創造方法論,從而為創造思維發展提供了持續性的、長期性的、直接的激活動力。
其三,價值觀路徑是哲學思維創新推動創造思維發展的直接通道。
對創造思維而言,價值觀念對于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某種意義上,沒有價值觀念的轉換和變革就沒有創造思維的轉換和變革。價值觀念作為人們對于價值現象或價值關系的根本觀點或看法,實際上成為一種評價標準或選擇尺度,從深層次上規定或影響著人們的創造實踐活動。但是,僅僅局限于價值觀念的作用,尚不能使創造思維走進哲學思維。只有價值論才能進入從哲學思維創新推動創造思維發展的“直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