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近年來快速發展,各國政府機構不斷加大應用力度,各大知名廠商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各方研究人員不斷提出新的思路,下面匯集了近年來國外RFID在警用領域的成功應用案例,其中大部分案例也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
1、英國警方利用基于RFID的iDAS保護槍支安全
TAGSYS與RFIP兩家公司宣布,他們設計了一個全新的基于RFID的武器追蹤方案——“智能抽屜武器庫系統”(iDAS)。該方案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軍隊、執法機構的武器安全。iDAS采用了嵌入式RFID技術,可以對存儲柜中的武器的發放與歸還進行自動記錄,防止武器被發放給未經授權的警官,并生成審計報告提交給主管人員,從而提高武器的安全性。
目前,英國的部分警察局采用了iDAS,使用安裝有RFID的存儲柜來對Taser槍進行追蹤。他們在Taser槍身貼上一塊高頻率TAGSYSArio370-SDMRFID標簽,并通過TAGSYSMedioP032OEMRFID閱讀機和存儲柜內的天線來對其進行監控。
RFIP的DavidArmstrong說:“TAGSYSArio370-SDMRFID標簽非常小巧,它們可以很容易地附著在Taser槍上,在保證可靠的識別范圍的前提下,不會影響我們對槍的使用。此外,這些標簽非常結實耐用,不易脫落。”
在此之前,Taser槍原本是由較高級別的英國警察局發放的,但是現在這種槍械部署在較低級別的警察分局,所以,地方警察局需要一種安全簡便、經濟實惠的方法來對其進行管理。
iDAS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當某警官需要領取一支Taser槍時,他應首先向存儲柜里的讀卡機提交身份標識卡;然后,iDAS系統會判斷該警官是否獲得了合法的用槍許可,如果判定結果為“是”,那么iDAS系統自帶的觸摸屏將會指引該警官通過一系列法律及程序上的注意事項;隨后,iDAS系統會通過資產管理應用程序(由JMLSoftwareSolutions公司開發)自動的將某一支Taser槍分配給該警官,命令抽屜打開存放這支槍的抽屜,并將Taser槍進行電子登記;最后,這名警官可以把槍取走,如圖1所示。

圖1 一名警官通過iDAS存取槍支
iDAS系統不僅可以讓管理人員知悉哪一位警官取走了哪一支Taser槍,還可以向警察局提供審計追蹤報告,以便對涉及到使用Taser槍的事件或者相關的警官培訓記錄展開調查。
2.英國警方用RFID/GPS管理警察引發爭議
據英國知名刊物《警察評論》載,英國大倫敦都市警察廳計劃利用自動人員定位系統(APLS)來取代目前正在使用的Airwave無線系統,以便對轄區內的31000名警察進行更好的管理,如圖2所示。

圖2英國警方用RFID/GPS管理警察
據該技術的提供商Telent公司透露,APLS是全世界類似系統中最大的一個,它將RFID微型芯片放置于警察的身上,并利用GPS對警察進行精確定位(精度在幾英尺以內),使管理中心的人員可以“隨時了解出任何一名出勤警官身在何處,不管他在地面還是在地下”,這樣,警方就可以調派離事發現場最近的警察前往處理相關事務,從而實現更加有效、迅捷的警力投送。另外,如果一名警官受傷或被綁架,那么可以通過該系統知曉他的位置,有利于展開更加得力的營救行動,從而提高了警察的人身安全性,因此,APLS可以成為一個非常有用的警務管理工具。
雖然警察局長們紛紛表達了對這項新技術的贊許,但也有部分警察表達了憂慮。首先,該系統可能迫使警察惟管理中心之命是從,而不太傾向于對現場的其他警察做出回應,故而對社區警務機制帶來消極影響;其次,它可能會侵犯警察的隱私,比如該警察花了多長時間在衛生間,花了多長時間與他人談話等都會被管理人員知曉;再次,犯罪分子可能會非法訪問這個RFID網絡,一旦了解某一街區的警察人數及其所在的具體位置,他們就可以設法避開與警方發生正面沖突,除此之外,他們還可能通過系統識別出臥底警探(因為這些人身上藏有RFID標簽),并通過復制、模仿RFID裝置等行為來誤導系統管理中心,使管理人員對真實的警察數量和位置產生誤判。目前,關于這項技術的爭議仍在繼續。
3.美國SantaClara縣犯罪實驗室利用RFID跟蹤證據
在處理犯罪事件的過程中,證據的作用是極為關鍵的,它有時甚至決定了某一樁案件能否被成功破獲。因此,對證據進行合理的管理與跟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美國SantaClara縣犯罪實驗室與系統集成公司CIBER國際合作,開發了一個完整的集成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一套RFID證據跟蹤系統。該系統采用了源自AlienTechnology的RFID方案,它可以在犯罪學專家或其他工作人員將證據取出儲物柜并攜帶至各個測試實驗室的過程中保持對證據的跟蹤和監控。
實驗室主任DelRe說:“我們想用一種全新的、高效的方式來跟蹤證據在樓內的移動情況,因為我們想知道某一證據在某個特定的時間處于哪個位置,還想了解這個證據被分配給誰使用了。在全美國范圍內,我們是第一家采用RFID技術跟蹤證據的實驗室。”
使用RFID系統之后,這家實驗室可以通過完整的評價周期來跟蹤所有證據的移動情況。首先,執法人員將證據帶入實驗室,并通過基于網絡的系統在犯罪數據庫中將該證據錄入。隨后,DelRe的團隊會在證據上附著一張AlienRFIDSquiggle 標簽和條形碼(這個條形碼是RFID的后備系統),然后將其送至一樓的儲物室。有了這兩種技術,實驗室可以保證對證據進行100%的準確跟蹤。
實驗室使用了兩種不同大小的RFID標簽,一種是較小的,用于采血瓶等證據;另一種是標準的,用于其他所有的證據。這些標簽可以粘貼在各種證物(如包含有微量證據的塑料袋、采血瓶托盤甚至汽車等)上,還可以承受冷藏時低于冰點的溫度。
目前,實驗室大樓中有7臺AlienRFID9650讀卡機,它們位于每一層的檢查點,這些檢查點有的在儲物間內,有的在電梯附近。工作人員和證據技術員首先在檢查點確認證據清單,然后將證據轉移到實驗室,并在測試結束后將其歸還至儲物間。在整個過程中,RFID跟蹤系統讀取識別信息,確認其離開與回到證物儲物室的時間。通過使用RFID來監控“證據鏈”,該實驗室提高了證據追蹤的效率和質量。
隨著RFID技術的發展,各個執法機構都將能夠訪問證據數據庫,從而允許不同治安管轄區域內的證據之間實現互聯,對整個公安業務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澳大利亞政府采用美國HID公司的RFID方案管理武器
澳大利亞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宣布將采用美國HID公司的RFID技術,用于實時跟蹤其武器與個人防護裝備庫。
隨著新的武器庫存管理系統的使用,澳大利亞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目前需要管理約6000件武器和個人防護裝備,而這些裝備分別位于多個武器庫中。據悉,HID公司的RFID技術此前已經被澳大利亞海關用于武器庫存管理系統中,這個系統中的Relegen解決方案融合了下一代軟件和智能多層標簽,其中,Relegen方案的資產標簽組件采用了HID公司的LogiTag和INTag解決方案,以及澳大利亞DataDot公司的DataTraceDNA安全技術。
新的Relegen方案除了提供武器和個人防護裝備跟蹤服務之外,還能更好地保護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提高物品發放與收回的安全性,并提高物品管理的效率。該方案的安全特性能確保物品只被發放給有資格使用的執法人員。
5.印度研究人員擬開發RFID設備阻止開車使用手機
印度安娜大學的研究人員撰文稱,計劃開發一款RFID設備以阻止司機在駕車過程中使用手機。
據刊載于《國際企業管理期刊》上的這篇文章稱,這款設備將使用RFID技術來自動檢測機動車是否在行駛以及司機是否試圖使用手機。一經發現,該設備將會激發移動阻塞信號,而此信號只會影響司機而不會影響乘客。
此前,也有類似的技術用來阻止司機在駕車時使用手機。安卓手機的SafeTexting應用程序能阻止司機收發短信,但也會波及到乘客。另外還有的設備利用車內喇叭產生蜂鳴聲,如果司機在駕車時撥打手機,那么手機將會檢測到這個聲音,從而達到阻止的目的。
安娜大學擬開發的設備能自動檢測司機的手機信號,并主動阻止其手機的信息傳輸。此外,這款設備還可連接至當地執法機構,當檢測到司機使用手機時,能自動將存儲于車牌RFID標簽中的數據向警方發送,以便于進一步處理。
6.加拿大Terepac公司發布微型近程RFID標簽
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的Terepac公司是世界上微小數字電子技術的領先者。該公司發布了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RFID標簽——TereTag,可以使幾乎所有的物體加入到物聯網。
這種標簽悄無聲息地植入到主機中,卻帶來了一系列能力的提升,使得用戶能夠更方便和安全地識別、交流和操作。
在滑鐵盧的產品發布會上,Terepac的首席執行官RicAsselstine對公司的股東和員工說:“我們可以將電子技術應用到之前從未想象到的領域,這樣的產品將會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并且對環境的危害也會更小。”
在Terepac的股東和員工大會上進行展示的這種微小的設備可以植入到一個帽子或者杯墊上的公司專用標識中。簡單地用手機敲擊Teretag就能使標簽所有人通過推特、臉譜、谷歌等分享標識的相關信息。使用者可以接觸到產品的細節信息,并且可以通過社交網絡與朋友分享。
RicAsselstine補充道:“我們一直面臨著不僅要制作針對某個物體的微型電子器件,而且要通過網絡將之與其它設備相連接的需求。這就需要創造出相關的應用程序,使得物體能夠自身成為一個應用平臺,能夠挖掘、管理由物體生成的數據,并使數據可視化。最后,該平臺實現了社交媒體連接,為物體的表達提供了一站式服務。”
Terepac公司擁有一個專利保護程序,從而使得公司能夠將電路達到空前微小的程度。這個無源13.56兆赫茲的標簽是用該公司獲得專利的組裝方法設計的,它比現有市場上其他NFC標簽更小,更便宜。
7.德國設計師設計自行車RFID警報器
德國一位名叫DennisSiegel的設計師最近設計出一款射頻識別式警報器(RFIDBikealarm),用戶可以將其安裝在自行車車座下方,當它在未開鎖的狀態時檢測到移動,就會發出120分貝的警報聲,足以嚇破賊膽。RFIDBikealarm是一種非常有用的附加車鎖組件,利用少數部件擴展了大規模的保護機制,具有成本低廉、堅固耐用且操作簡便等特點,如圖3所示。

圖3 RFIDBikealarm
據DennisSiegel透露,他在制作過程中采用了一種微功率的全方位振動傳感器,可以與微型控制器相連。RFIDBikealarm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感知來辨別特定事件,例如路過的有軌電車和一起真實的盜竊。
設計師為RFIDBikealarm添加了警報模式,能夠在移動過程中發出聲音。之所以選擇將設備安裝到自行車的鞍座下方,是因為該位置比較隱蔽,看起來就像是小型修理包。
DennisSiegel之所以摒棄了無線藍牙技術而采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主要是考慮了成本的問題。持有RFID標簽的用戶可以靠近設備將其激活,直到音頻應答器發出聲音即可,關閉方式與之相同。
RFIDBikealarm采用了內置電池的設計,可以通過USB接口進行充電,兩小時即可充滿,正常情況下可持續使用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