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汽車電子市場增速超過汽車銷量增長
1.1 2013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破3000億元
據賽迪顧問基礎電子產業研究中心介紹,2013年,隨著汽車銷量的穩步增長,以及汽車電子裝配率的提高,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加速擴張。根據統計,2013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達到3120.7億元,同比增長16.8%,超過汽車銷量的增長規模。
未來三年間,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釋放和汽車產品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汽車年產量增長率將保持在10%左右。在此推動之下,預計到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超過4300億元。但是隨著中國汽車消費需求增速的減弱,未來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的增長方式將由汽車產量增長驅動向功能需求增長驅動轉變。
1.2本土企業集中后裝市場
據賽迪顧問,中國汽車行業一直跟隨著國際發展的步伐,實行產品和技術的“拿來主義”,很好地彌補了技術、產能上的不足,快速實現規模化,減短了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和試驗時間,為產品升級步伐的加快提供了支撐。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整個汽車電子行業基本上被外資和合資企業主導,尤其是在高技術含量和高成本高利潤的前裝市場。本土汽車電子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成本和利潤較低、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的后裝市場。
1.3新能源車為本土向前裝擴張帶來機遇
賽迪顧問認為,中國本土企業需要搶占新的制高點,新能源汽車就是這樣一個彎道超車的機遇。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本土汽車企業的崛起,在渠道方面本土企業也迎來了平等競爭的難得機會。
本土汽車半導體器件市場年增10%
2.1細分市場預測
IHS高級分析師劉慶:過去幾年,相對其它行業的波蕩起伏,中國汽車行業可謂高歌猛進,2013年中國輕型汽車的銷售量達到2080萬輛,同比增長12%。未來幾年,隨著市場的飽和,整車銷量將會保持溫和的增長,動力會來自中小城市、舊車替換和對中高端轎車的需求。
作為核心器件的汽車半導體,未來幾年將仍然保持很好的增長態勢。當前中國汽車產業鏈已經形成,但由于汽車電子核心技術特別是ECU(電控單元)的設計仍然掌握在國際大公司手中,這使得汽車半導體本土的設計所占比例非常低,特別是在前裝市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從自有到自力(獨立設計和研發)的過度,相信這種情況正逐步在改變。
除了以上需求動力以外。中國消費者也愈來愈關注駕駛體驗,如控制平穩、方便和輕松,汽車安全和舒適。而且隨著手持通訊和娛樂設備的普及,人們也希望在駕駛愛車的同時,能夠方便使用相關手持和便攜設備。這也使得telematics(信息娛樂系統)成為當前汽車電子的熱門話題。這些應用都與半導體器件息息相關。在2013年整個汽車半導體的出貨量達到41億美元。IHS預測在未來五年整個市場保持10%的復合增長率爬升到67.9億美元。
2.2汽車MCU預測
MCU(微控制器)是汽車半導體中的關鍵器件,無論在車身還是動力總成,MCU都是信息通訊、管理和控制的核心。MCU也隨著汽車電子的需求提高而不斷發展。如在動力總成中,一些新功能的提出如啟動/停止、GDI(燃油直噴燃燒技術)、HEV(混合動力汽車)等,MCU被要求有更多的接口去支持不同的通訊方式,如:FlexRay、CAN、SPI、HSSL…,同時要求有更快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更小的封裝尺寸。由于涉及整車安全和可靠性,在MCU的選擇上,設計者更關注供應商的品牌,產品可靠度和穩定性。當前中國汽車電子MCU的本土設計供應商主要還是國際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