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行業新聞

    機器人改變生產力 “黑燈車間” 走進制造業

    來源:南方都市報     發布時間:2015-05-31
    56467

       某個午夜時分的沉靜被打破———遠在歐洲的用戶要買一臺“中國制造”的洗衣機,隨手在手機下單。幾乎同一時間,這條訂單信息被推送到洗衣機原材料供應商、組裝制造部門、物流運輸部門等生產鏈條所涉及的各個環節。這并不是科幻電影或小說中的情形,而是發生在中國家電企業海爾“黑燈車間”的真實場景。
     
      就在近日,備受矚目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正式對外公布,提出了三個十年、三步走、躋身世界制造強國之列的目標。按照工信部部長苗圩的說法,德國政府率先提出的“工業4.0”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大體在一個時間段。具體到家電行業,企業從工業2.0發展到工業3.0,這一課要怎么補?有沒有可能從工業2.0跨越式發展到工業4.0?
     
    【行業看點】共同選擇機器人
     
      根據歐睿咨詢預測,未來4年,全球家電行業產值將從現在的224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2570億美元。而增長的引擎就在亞洲,中國家用電器生產商將在這場變革中成為領軍企業。
     
      從銷售業績來看,中國家用電器企業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商。美的集團2014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歐元,比2009年增加一倍,利潤達到15億歐元。格力電器2014年銷售收入200億歐元,凈利潤更達到20億歐元。再加上青島海爾,中國三大家電企業銷售額總共達到了520億歐元。
     
      不過,問題來了,中國家電企業要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銷量?機器人成為它們的共同選擇。“2015年是自動化生產的‘分水嶺’。”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負責制造副總裁烏守保告訴南都記者,按照規劃,2015年美的用于自動化的投資高達8億~10億元,而2012~2014年前三年總共也才投入了10億元左右。
     
      這些白花花的鈔票主要燒在了購買設備上。以空調制造為例,“目前為止,美的家用空調投入使用六軸的機器人320個,其他四軸或者專機今年會再新增200臺以上,這樣累計算下來,這樣簡單的機器人替換就要花費4800萬的費用。”烏守保對南都記者坦言,六軸機器人和四軸機器人都屬于機械臂的一種,六軸機器人的價格普遍在10萬元左右,四軸機器人的價格則在8萬元左右。
     
      除了購買機械臂和專機,美的還建設了順德、南沙、蕪湖3條智能化的組裝流水線。業內透露,一般智能化組裝流水線設備的采購單價比機械臂高出非常多,通常是在百萬以上。另據了解,青島海爾正大張旗鼓的建設互聯工廠,未來還將投入巨資對所有既有工廠進行改在。而海信從日本進口了13臺機器臂,每臺就要40多萬元,海信引進的近100臺AGV小車則產自國內,10多萬每臺。
     
    【焦點問題】機器人是否搶了工人飯碗?
     
      傳統的家電制造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歷搬運重物、沖壓作業、空調面板噴粉等一系列高強度和高危工種的作業領域。而通過自動化升級改造,機器人能夠替代一個工人一天搬運兩三千臺空調壓縮機的高強度工作。
     
      此前不久,南都記者在海信空調生產基地看到,排在6條運輸線上的成品空調主機,各配有一臺機器臂,將空調成品取下放到貨架上。不過,人依然不可或缺。比如海信用于運輸物料的AGV自動運輸車仍需由工人無線操控。
     
      “對于大部分正在發展和擴大規模的珠三角制造業企業來說,在人力不飽和的情況下,原先用于生產線上的工人正好可以轉移到操控智能化工業系統流水線上。此外,自動化逐步改造之后,不僅現有員工的技能需要培訓提升,再招工人的學歷也必須達到大專以上,以此適應未來的自動化甚至智能化生產的工作。”珠三角一家家電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對南都記者這樣說。
     
      “在2011年,美的空調大概是500億的營收規模,工人數量在50000以上;2014年總營收接近700億,工人數量是26000人;而2018年美的將要實現應收1000億,工人數量降至20000人的目標。”烏守保進一步舉例說明,另據了解,格力電器的珠海工廠也使用了數十臺機器人,工作人員從最初300多人減少到100多人,而生產效率卻提升了20%。
     
    【進階路徑】“工業4.0”向左走OR向右走
     
      這是一個趨勢,在走向“工業4.0”的路上,關于“實現智慧制造”的路徑,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的探索。青島海爾波輪洗衣機總經理李洋就給南都記者分析“如果按照歷史發展角度,我們一定先到3.0再到4.0,但這就失去了競爭力。事實是,我們有機會可以直接實現2.0到4.0的轉型。轉型中將產生出的新技術新標準,很有機會由中國制造業所掌握。”
     
      但是,美的烏守保卻持另外一種觀點。“自動化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生產效率,而這往往需要對生產線從原材料供應、產品管控等從內到外全面升級改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企業必須掌握自動化最核心的技術,即將機器人用軟件應用系統‘串’起來,否則,自動化的成本下不來,出了問題也沒人解決。”
     
      凡此種種意味著每家企業都在謹慎設計自己的轉型路徑,如果用3.0標準來看,企業必須更新設備否則難以自動化。但是如果用4.0的標準來看,核心就應該放在互聯,是軟性的系統建設。而非盲目上馬機器人。
     
      互聯工廠就是海爾對于彎道超車4.0的探索,其可以與用戶直接對話,滿足大規模的定制需求。用戶在線提交訂單后,智能制造系統自動排產,并將信息傳遞給各個工序生產線及所有模塊商、物流商。每一個訂單都是按需設計、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為了做到這一點,實現零庫存,零應收款,早在2012年,海爾就開始了數字化互聯工廠的規劃建設,從組織、機制、流程三個方面做了顛覆性調整。以海爾鄭州空調互聯工廠為例,目前其已擁有由11個通用模塊和4個個性模塊組成的200多種用戶柔性定制方案。用戶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空調的顏色、款式、性能、結構等,定制專屬產品。
     
    【延伸閱讀】國產機械臂已壓到3.5萬元/臺
     
      目前國內生產工業機器人的工廠多分布于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工業區,以及沈陽成都等老工業區。但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精度水平參差不齊,家電生產商在工業自動化改造的過程中,大部分使用國外生產的工業機器人。譬如,格蘭仕空調生產中投入使用的意大利QS的內容生產線和德國瓦格納爾的噴涂生產線。
     
      不過,也有國產工業機器人在精度上獲得了家電企業的認可。已在新三板掛牌的和氏技術董事長王麗萍告訴南都記者,和氏技術的去毛刺機的精度已經超過了日本類似設備,包括松下、三菱等日資企業以及美的、格力等中國家電企業都選擇采購和氏技術的高精度去微毛刺專機。據悉,和氏技術制造工業機器人使用的核心配件采購自德國和日本。但“很多企業買不起我們的智能裝備產品。”普通機械臂價格一般在2~10萬元,而和氏的智能流水線設備一般都在上百萬元或千萬元級別。
     
      不過,隨著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增多和普及,工業機器人價格也開始逐漸下降。2年前,進口的高壓水清洗機要賣到210萬元一臺。在和氏投入開發和制造之后,進口高壓水清洗機的價格一度從210萬降到了110萬,近日又跌到了95萬。多軸機器人也面臨“壓價者”的攪局,國內一臺機械臂的價格一般8萬元左右,個別工廠甚至把價格壓到了3.5萬元來爭奪市場。
    責任編輯:何軍
    相關評論
    相關動態
    相關知識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青娱分类视频精品免费2|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拍|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国产精品3a黄的视频|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日韩AV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