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電子、軟件、信息技術和通信類展會——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3月14日在德國漢諾威拉開帷幕。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多家展商,將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數字安全四大領域展示其在科技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成果。繼去年提出“數字經濟”概念以來,本屆展會將“數字經濟——參與、創新、成功”定為主題,進一步強調數字化是企業未來迎接挑戰、保障競爭力的關鍵。
應對挑戰,數字轉型勢在必行
博覽會新聞部負責人哈特維希·馮·薩斯告訴本報記者:“中小型企業是德國的經濟支柱,它們必須數字化。” 為此,由德國經濟部部長加布里爾、教育和科研部部長萬卡以及企業界、工會及科技界聯合領導的德國“工業4.0平臺”,將在本屆展會期間,專門就數字化轉型的可行性與機遇、相關信息安全問題進行現場解答。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專家阿沙—瑪利亞·夏爾馬告訴本報記者:“中小型企業并不缺少對數字化的重視,而是缺乏相關知識,不知道該怎樣做。本屆博覽會無疑是一個學習交流的良好平臺。”
展會負責人奧利弗·弗雷澤強調,數字化是這個時代的大主題,今年的博覽會更要被打造成經濟與商業數字化領域的世界趨勢引領者。各個行業領域、價值鏈、商業模式、生產流程、產品甚至溝通環節,都可以進行數字化、網絡化的集成管理、數據分析。“‘人’作為決策者,必須抓住數字化帶來的機遇,以保證企業未來的成功。企業現在就要行動起來,讓數字化深入經濟領域每個分支。”
創新為本,科技推動發展前行
處于歐洲數字化轉型領跑地位的瑞士,是本屆展會的伙伴國。瑞士駐德國使館經濟處一秘里拉赫·吉泰告訴本報記者,“瑞士是一個自然資源貧瘠的國家,我們最好的資源就是‘創新’。”瑞士的創新文化離不開良好的職業教育,吉泰強調,與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類似,瑞士的教育也從來不是鼓勵所有人進入大學深造,而是關注不同職業的教育培訓。
小型初創企業是創新的驅動者。哈特維希·馮·薩斯告訴本報記者:“大型企業因其雄厚的實力和風險承受力,往往在創新與轉型上不吝惜投資。盡管如此,小規模初創企業才是創新的靈魂所在。它們往往隨著全新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機遇面前能夠迅速反應、靈活變化,為經濟發展模式注入新鮮血液。”
40個國家地區共300家初創企業在本屆博覽會的舞臺上大顯身手。“剛滿1歲”的初創企業Uniti誕生于瑞典隆德大學的創新孵化器,帶來了其顛覆性的雙人電動汽車概念:游戲手柄狀的方向盤便于操作,一體的車前、車頂窗是整塊半透明顯像屏幕,能夠及時顯示眼前道路甚至前方路段的交通信息狀態,人們在車里的感受更像是在進行賽車游戲。企業首席執行官勒維斯·霍爾尼告訴本報記者:“最大的顛覆在于開放汽車操作系統源代碼,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設計,給這輛車注入越來越酷的功能。”
技術領先,中國企業精彩亮相
550多家中國展商通過超過1萬平方米的展臺,帶來了一系列有關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綠色能源等領域的解決方案。“中國企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強勁姿態,參與本屆博覽會。”博覽會新聞發言人莫妮卡·勃蘭特告訴本報記者。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網絡用戶數量大批量增加,中國信息技術和通信領域產品與服務營業額必將繼續快速增長。勃蘭特表示,數字化對中國來說,機遇大于挑戰。
在中興通訊的展臺前,5個機器人正隨著音樂節拍“熱舞”,以展現其“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機器與服務連接”的概念,吸引了大量觀展者駐足。中興通訊自主研發的多參數健康檢測一體機是展臺的另一大亮點。它通過“云端”的物聯網概念,不僅可以采集身體各項指標,還能上傳至“云”建立長期電子健康檔案。從此,醫生和個人從“云”中就能獲取需要的健康保健信息和服務。中興通訊副總裁徐明對此表示:“如今是萬物移動互聯時代,信息無所不在,服務無所不在,信息在萬物移動互聯世界流經每個環節,產生更多價值。”
今年是華為公司第六次參展,展臺占地2500平方米,規模是去年的兩倍,集中多方位展示了其在信息通信領域的領先技術。華為的智能路燈作為業界首個多級控制的照明物聯網,可以基于時間和環境感知,實現智能照明控制,降低80%的能耗,并實現前瞻性維護。展會首日,華為發布了位于德國慕尼黑的首個開放實驗室,并已吸引包括德國思愛普在內的25家合作伙伴進駐。華為企業業務市場與解決方案銷售總裁何達炳表示,在數字化轉型趨勢前,需要重新思考傳統商業模式,建立合作平臺可以更好地聯合創新、集成驗證,形成有競爭力的商用解決方案,快速響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