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變化是不變的,改革沒有終點,創新永無止境。
9月11日,由中國冶金報社主辦、河北鋼鐵集團唐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13冶金企業管理創新高峰論壇”召開,來自全國鋼鐵企業和相關單位的近200名嘉賓齊聚唐鋼,共同探討如何通過管理創新和改革擺脫困局的問題。
本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是新起點、新突破、新征程。中國冶金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陸聞言在主持辭中指出:“我們舉辦這次論壇的主要目的就是搭建一個平臺,組織行業內同志共同探討在整個鋼鐵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和走出困境的雙重壓力之下,如何把握好管理創新這個‘總開關’,突出重圍,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鋼鐵工業也同樣亟須從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轉變,實現新的發展方式的突破。在這樣的歷史發展階段,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就越發明顯了。”
“本次論壇很有特色,包含內容較全面,服務全面細致”;“此次論壇,系統地對企業發展進行了全方梳理,為企業轉型發展,適應市場需求提供了向導。”與會代表們說。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如何通過內部努力化解外部壓力,是全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于是,在此次論壇上,我們聽到了業內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的精彩對話。
“由依靠大量消耗資源支撐工業競爭力轉變為主要依靠節約資源能源來支撐競爭力。”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為與會企業家開出的一張“藥方”。他認為,當前是一個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升級版能否實現,要看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所有企業能否擁有更強的創新實力,更優化的經濟結構,更優質的產品,更少的消耗和更多的能量循環和廢物消納等等。
“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更公平的市場環境、更高的收入和更充分的就業,更藍的天,更清的水,更穩定的民生保障,更踏實的百姓心態。”殷瑞鈺描繪了一幅清晰具體的升級圖景,這個圖景就是鋼鐵企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這次轉型非同尋常,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轉變,是行業從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的跨躍。在轉型初期,鋼鐵行業和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不適應,不會轉,跟不上’。比如,經濟增速放緩了,我們的鋼產量還一時控制不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副會長劉振江對行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我們要進行管理創新,需要創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方法。”劉振江強調,“因此,管理創新無論對企業的現在還是未來,都是一把離不開的‘鑰匙’,具有‘總開關’的作用。我們一定要抓住管理創新這個‘總開關’。”
鋼協副會長王曉齊自始至終都在認真聽取專家發言,他認為,現階段提出管理創新這個題材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面對今天的危機,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思維都用盡了,對標挖潛空間也已很有限,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這是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要解決它就是要創新。”王曉齊說。
河北鋼鐵集團總經理、唐鋼董事長于勇說:“新世紀前十多年的發展,給鋼鐵行業帶來了可觀的效益,但是掩蓋了很多問題,如生產組織模式問題,能源浪費問題,環境問題等等。宏觀經濟的變化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為我們的企業帶來了管理創新的契機。從2008年到現在,能生存比較好的企業,基本都是在轉型方面做得好的企業。”
“我們之所以安排在唐鋼舉辦這個論壇,是因為唐鋼這些年來抓住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契機,狠抓管理創新,卓有成效。”陸聞言說。今年上半年,全國主要鋼鐵企業紛紛到唐鋼學習管理改革經驗。本次論壇開始前,中國冶金報社聯合唐鋼組織了一次廠區參觀,代表們發現,唐鋼這座歷史長達70年的老鋼廠早已煥發了青春。2008年以來,唐鋼人在于勇的帶領下,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們參觀唐鋼,應該覺得它就像一個新建的廠區。”于勇在接受采訪時說。與會代表乘車參觀唐鋼廠區,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唐鋼真像個花園。”“走過那么多鋼廠,唐鋼的高爐爐臺是最干凈的。”爐臺下地板漆光亮如新,讓我們以為走進了辦公室,也聞不到一絲的煤氣味。這就是唐鋼,辛勤的唐鋼職工每天無死角地打掃著這座清潔工廠。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唐鋼廠區要比唐山市區干凈很多,這主要歸功于唐鋼精細的能源管理和廢棄物循環利用。更可貴的是,唐鋼大規模投入環保,仍能保持持續盈利。
“我們第一步改革的就是改變粗放的經營方式。”于勇在接受本報和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產流程整合、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改革開放以來的企業改革更加注重生產經營層面的效率提高,并且涌現和積累了大量先進的管理經驗。
“鋼鐵行業是一個出管理經驗的行業。”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非常贊賞鋼鐵行業的創新能力,“我們曾經有首鋼承包制、武鋼質量效益型道路經驗、邯鋼經驗,現在,我們又看到寶鋼、唐鋼等企業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進行的卓有成效的實踐。”
今時今日的管理創新和改革,必須是在創新思維統領下的改革,它離不開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宏大背景,更離不開企業對管理細節的創新思維。唐鋼的同志告訴記者:“每天中午飯從11:00開始分三批吃飯,廚房對三批午餐放鹽的量都科學計算,第一批吃飯的是一線工人,菜放鹽最多,因為他們出汗多需要補充鹽分。”除了家人,有哪個廚師會這么細致地為一個職工考慮。唐鋼讓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管理,他不僅僅是生產管理和運營管理,更是人心的管理,是精神家園的管理。什么叫以人為本?這就是!
記者注意到,一些鋼鐵企業的負責人非常重視本次會議的代表發言。山鋼集團萊鋼董事長田克寧特別認真地聽取了代表發言,并做了詳細的筆記。南鋼黨委書記呂慶明和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副董事長魏華文肯定了此次會議的重要性。呂慶明說,“這個會很有新意,領導專家談管理創新,題材非常好,專家們的講話讓我們很有啟發,而且有企業管理創新成功的經驗介紹,這是我們最重視的。”
四川達鋼董事長江善明表示:“希望以后更多地適時組織這類會議,并且希望中國冶金報社能夠多推薦在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和增創效益方面做得好的企業,引領我們學習和提高。”
困難的時候,是企業結構調整最快的時期,也是企業管理變革最深遠的時期。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創新的力量,把改革和紅利、內需和潛力、創新的動力結合起來。這是短期的脫困之道,也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正如王曉齊說的,“創新是對過去做法的否定,如果沒有勇氣否定,怎么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