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力挺大飛機,總理在海外推銷高鐵。隨著各種配套政策相繼實施,中國高端制造業迎來了絕好的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契機。在這個進程中,資本市場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體驗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時指出,“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制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志性作用。……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制造自己的大飛機。”
所謂大飛機,是指起飛總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和民用大型運輸機,在我國,國產大飛機主要指150座以上的民用干線客機。大飛機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目前大飛機市場被空客和波音兩大巨頭壟斷。
目前,大飛機與高鐵一并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的代名詞。
“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提出。實現這個目標的措施是,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鼓勵通信、鐵路、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高端裝備制造業水平是一國綜合國力的反映。高端裝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的重點領域和方向,現階段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
近年來,政府對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工信部出臺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提出,到2015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要超過6萬億元,力爭通過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基本掌握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二五”末提高2個百分點,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突飛猛進的過程中,資本市場要給予大力支持:一方面要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上市,引導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向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傾斜;另一方面在相關上市公司重組、整合要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前者自不必說,后者剛剛出現了一個重大案例。
停牌半年之久的成飛集成于5月19日公告將注入巨額優質軍工資產。根據公告,成飛集成將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沈飛集團100%股權、成飛集團100%股權及洪都科技100%股權,標的資產預估值為158.47億元。同時公司將向中航工業、華融公司、中航飛機、中航機電、中航投資、中航科工、中航電子、中航技、航晟投資及騰飛投資非公開發行股份進行配套融資,預計不超過52.82億元。
如此巨額的資產注入,充分顯示了資本市場這個平臺的重要性。用好資本市場這個平臺,就可實現“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為公司乃至該行業的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最后,總書記力挺大飛機,總理推銷高鐵,意義遠不止于大飛機和高鐵,而是體現了決策層對中國高端制造業的關注。中國經濟要進行轉型,傳統制造業升級是必然的大方向。因此,具備現代化、智能化技術優勢儲備,能夠與科研單位積極合作,將先進制造業技術與產業、資本相結合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投資者投資這類上市公司,往往也能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投資效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體驗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時指出,“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制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志性作用。……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制造自己的大飛機。”
所謂大飛機,是指起飛總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和民用大型運輸機,在我國,國產大飛機主要指150座以上的民用干線客機。大飛機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目前大飛機市場被空客和波音兩大巨頭壟斷。
目前,大飛機與高鐵一并成為中國高端制造業的代名詞。
“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提出。實現這個目標的措施是,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鼓勵通信、鐵路、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高端裝備制造業水平是一國綜合國力的反映。高端裝備主要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的重點領域和方向,現階段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
近年來,政府對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工信部出臺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標提出,到2015年,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要超過6萬億元,力爭通過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基本掌握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二五”末提高2個百分點,將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突飛猛進的過程中,資本市場要給予大力支持:一方面要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上市,引導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向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傾斜;另一方面在相關上市公司重組、整合要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前者自不必說,后者剛剛出現了一個重大案例。
停牌半年之久的成飛集成于5月19日公告將注入巨額優質軍工資產。根據公告,成飛集成將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沈飛集團100%股權、成飛集團100%股權及洪都科技100%股權,標的資產預估值為158.47億元。同時公司將向中航工業、華融公司、中航飛機、中航機電、中航投資、中航科工、中航電子、中航技、航晟投資及騰飛投資非公開發行股份進行配套融資,預計不超過52.82億元。
如此巨額的資產注入,充分顯示了資本市場這個平臺的重要性。用好資本市場這個平臺,就可實現“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為公司乃至該行業的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最后,總書記力挺大飛機,總理推銷高鐵,意義遠不止于大飛機和高鐵,而是體現了決策層對中國高端制造業的關注。中國經濟要進行轉型,傳統制造業升級是必然的大方向。因此,具備現代化、智能化技術優勢儲備,能夠與科研單位積極合作,將先進制造業技術與產業、資本相結合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投資者投資這類上市公司,往往也能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投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