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CAETS)和中國工程院聯合舉辦的“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在京開幕。這是中國工程院繼2000年后再次主辦這一國際工程科技界的盛會,也是紀念中國工程院建院20周年的一次重要學術活動。
本次大會主題為“工程科技與人類未來”,意在為來自全球工程界、產業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的與會者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分享工程科技前沿新知,探索未來發展方向,為應對人類未來所面臨的挑戰聚集智慧。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致辭中表示,回顧近代人類走向文明的歷史,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強有力的發動機。在21世紀的前10年里,工程科技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中國乃至世界的工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工程科技對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又對工程科技提出了新要求。周濟表示,這需要全世界的工程科技工作者深入研討工程科技的創新與人類未來,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當天晚上,周濟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簽署了關于在北京設立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的協議。該中心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一個國際性、綜合性工程科學與應用技術知識中心,中國工程院將作為該中心的依托單位。其建設目標是聯合全球工程科技機構,整合各類工程科技數字資源,建立公共數據服務平臺和協同服務環境,合作共建各種專業知識服務系統,面向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提供咨詢、科研、教育等知識服務。
據悉,在為期兩天的會議里,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將圍繞“創新:應對變革且充滿挑戰的世界”“工程鑄就未來:大學與教育”“開發可持續城市基礎設施,應對海量級問題”等選題發表主題報告。同時,會議還將圍繞關乎未來世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設立一系列平行會議。
本次大會主題為“工程科技與人類未來”,意在為來自全球工程界、產業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的與會者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分享工程科技前沿新知,探索未來發展方向,為應對人類未來所面臨的挑戰聚集智慧。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致辭中表示,回顧近代人類走向文明的歷史,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強有力的發動機。在21世紀的前10年里,工程科技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中國乃至世界的工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工程科技對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又對工程科技提出了新要求。周濟表示,這需要全世界的工程科技工作者深入研討工程科技的創新與人類未來,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當天晚上,周濟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簽署了關于在北京設立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的協議。該中心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一個國際性、綜合性工程科學與應用技術知識中心,中國工程院將作為該中心的依托單位。其建設目標是聯合全球工程科技機構,整合各類工程科技數字資源,建立公共數據服務平臺和協同服務環境,合作共建各種專業知識服務系統,面向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廣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提供咨詢、科研、教育等知識服務。
據悉,在為期兩天的會議里,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將圍繞“創新:應對變革且充滿挑戰的世界”“工程鑄就未來:大學與教育”“開發可持續城市基礎設施,應對海量級問題”等選題發表主題報告。同時,會議還將圍繞關乎未來世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設立一系列平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