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無人駕駛汽車上,谷歌無疑是全球名氣最大的公司,不過汽車制造大國德國,在無人駕駛技術上當仁不讓。據路透社最新報道,為了解決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造成的車禍責任調查等問題,德國汽車廠商,正在研發汽車上使用的行車數據記錄儀,十分酷似航空業所使用的“黑匣子”設備。
如今,奔馳、寶馬等德國公司,也在和谷歌一樣,研發無人駕駛或半自動駕駛技術。
如今,諸如自動停車等技術,已經投入商用,不過要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駕駛系統的投用,還面臨一些現實司法問題,比如車禍發生之后的責任調查等。
在一些德國廠商看來,如果在無人駕駛汽車上安裝黑匣子設備,一旦車禍發生,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和汽車制造商,分清責任。
自動行車數據記錄儀,目前已經在德國的汽車行業和政府部門之間引發了熱議。其中,一些業者認為,德國是汽車制造業大國,因此不應該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過程中落后,應該盡早解決阻礙無人駕駛汽車投入使用的政策和監管掣肘。
據統計,九成的車禍事故屬于人為失誤,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工程師認為,在危險狀況發生之時,應該讓汽車自動系統在緊急處置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就好象在航空業,飛行員可以在著陸時啟動自動著陸程序,讓電腦來完成著陸,安全性更高。
在車禍發生后,保險公司、汽車制造商等,需要弄清楚車禍的責任方到底是汽車、駕駛人,還是其他第三方因素,相關各方也希望盡可能采集各種數據來幫助調查,比如當時的行車速度、傳感器數據、攝像頭視頻,駕駛者狀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制定未來的保單。
然而,無人駕駛汽車的車主也是普通公民,如果自動駕駛信息被自動記錄,個人隱私將遭到威脅,車主的行蹤信息,可能被盜取。
在德國,個人隱私問題最近十分敏感。因為在美國棱鏡門丑聞中傳出消息稱,美國情報機構甚至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私人通話和上網記錄曾經進行監聽,這讓德國上下十分吃驚。
德國汽車廠商也表示,即使給無人駕駛汽車安裝黑匣子之后,對于如何使用記錄儀記錄的數據,將會制定嚴格限制的政策,保護民眾的隱私。
媒體分析認為,對于行車數據的使用進行限制,也可以對谷歌等科技公司進入無人駕駛領域形成狙擊。眾所周知的是,科技公司的強項是根據大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從而開發出優異的無人駕駛系統。而在軟件開發和數據分析上,傳統汽車企業不是谷歌等科技公司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