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秦志輝在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上發布了《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14)》。該報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聯合編寫,旨在反映年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情況,重點研究了中小企業宏觀環境、融資、技術創新及各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探索等問題。 產業結構逐漸向好 報告指出,2013年中小企業數量增長較快,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增幅居前,產業結構逐漸向好。2013年10月國務院第28次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后,新登記市場主體加速增長。從新增市場主體數量來看,2013年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幅為10.33%,注冊資本金總量增速為18.21%。從結構上來看,新登記企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為191.58萬戶,占新登記企業總數的76.55%;新登記的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戶占新登記個體工商戶總量的65.5%。 中小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有所增強。在基于3306份企業問卷中,23.9%的企業認為品牌對企業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64.9%的企業認為具有重要作用;以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正在成為政府和企業共識,隨著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中小企業創新所需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各種要素正在加快向企業聚集;中小企業和大企業分工合作的程度在不斷深化,中小企業圍繞著專、精、特、新加大投入,提高了協作配套能力;此外,新的產業融合正在不斷涌現,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政策利好總體發展環境 報告顯示,中小企業發展總體環境逐步改善。在政策環境方面,以細化和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文)為核心,各部委、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一系列財稅、金融、產業和市場開拓等政策;在法制環境方面,以《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為契機,放松管制、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提高中小企業權利保護水平等正在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在輿論和人文環境方面,全社會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氛圍。 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長期性的制度建設和規范化的操作逐步替代了以往應急性、臨時性政策措施。由于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凸顯,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漸成共識,村鎮銀行、小貸公司數量增加,擔保體系和信用制度建設取得進展,制度化建設和規范操作成為解決融資難的著力點。同時,各種基于網絡的融資創新產品大量涌現,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展。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指出電子商務正成為中小企業拓展市場的重要方式。中小企業是電子商務應用的主力軍,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規模突破10萬億元,2014年將達到13萬億元。在全國很多地方,廣大中小企業越來越重視信息化建設,部分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拓展市場的意識明顯增強,線上、線下結合已成為一些中小企業順應發展變化形勢的重要舉措。 秦志輝指出,中國正處于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發展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增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實現國富民強“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今后一段時間內,促進各種要素加快向中小企業聚集、降低中小企業要素使用成本仍然是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在各個相關領域持續地進行改革創新。 |
責任編輯:朱振杰
下一篇:我國大容量水電機組躍居世界首位
相關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的所有作品,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屬于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未經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刊登或使用;獲得授權者轉載必須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站所轉載的新聞、文章、資料等內容的版權歸原文作者和原發表媒體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普及新產品新技術,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推動技術及科技創新,促進廣西企業的發展,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本網轉載相關內容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gxgycx@126.com),核實后本網對相關爭議作品刪除處理,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