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舉行“產融結合助推‘一帶一路’”平行論壇,與會企業家、銀行家就中國企業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如何推動產業與金融的結合、激發新活力、迸發新動力、引領新常態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帶一路”有市場
“全球經濟低迷,產能過剩,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有企業轉型困難加大,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恰逢其時。”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小民開宗明義。
他表示,國內需求不足、產能過剩,怎樣尋找一個出口?面對新常態,企業如何尋找新動力實現新發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一帶一路”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實施將給中國企業的轉型發展帶來巨大商機。
人民電器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林表示,盡管制造業的產能已經過剩,但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給制造業帶來了一個良好的機遇,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中亞等國家,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大的市場,走出去對于制造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產融結合是趨勢
“一帶一路”商機無限。企業如何通過產融結合提升實力,化危為機,提升走出去的基礎和實力?在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柳江認為,產融結合是一條必經之路。
“從產業資本為主,過渡到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結合,從發揮優勢戰略過渡到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融合的雙融驅動戰略,這是企業發展的一種內在規律。”馮柳江表示,通過結構調整以后,企業的整體交易費用有了大幅度下降,同時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之后,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關聯的服務,企業能有效化解信息不對稱風險。此外,產融結合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能起到一個穩定性的作用,能平定經濟周期或者是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馮柳江認為,產融結合以后,產業仍然是基礎。把好的品牌和好的資源有效結合起來,就可以在產能過剩情況下創造出新的競爭力。
向資本市場要資金
資金融通如何服務“一帶一路”,金融怎么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賴小民建議,要加大構建適合“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促進金融企業和產業的結合;其次,要加大信貸支持,支持國有企業走出去,并通過調整信貸投向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他表示,目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90%以上資金來自銀行,銀行已經不堪負重,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比重過小,這種格局不適合現代市場經濟,也不適合現在“一帶一路”對金融的需求,要建立多層次的現代資本市場體系,讓企業更多向資本市場要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