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按照百色市委、市政府《關于再造一個工業百色的決定》的部署和要求,百色市堅持產業發展優先,積極抓好工業經濟運行協調服務、項目推進、園區建設、節能降耗、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工業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十三五”工業進一步提質增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業實力邁上新臺階
這5年,是百色工業一步一個腳印,困難中逆勢而起,實力不斷增強的5年。
2011年,全部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29.4億元,同比增長21.9%,工業投資完成234.31億元,同比增長54.02%。
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877.13億元,同比增長24.9%,工業投資完成323.6億元,億元以上企業達到92家。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970億元,同比增長8.9%;工業增加值完成341.7億元,同比增長9.2%。工業投資完成284億元,億元以上企業100家。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10.38億元,同比增長13.9%。工業園區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完成1050.63億元,同比增長17.33%,億元以上企業118家,新增規上企業41家。
2015年,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269億元,同比增長14.2%。預計全年工業投資累計完成257億元,億元以上企業130家。
這5年,也是百色工業園區經濟不斷做大的五年。
全市通過明確園區功能定位、理順園區管理體制、調整優化園區產業結構、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投融資平臺、引進大企業等措施,使園區功能完善、產業升級、各類工業要素不斷向園區聚集。2010年,百色工業園區成為全市首個產值突破百億元的園區,2011年新增兩個百億園區,分別為平果工業園區和靖西縣鋁工業園區。至2015年底,新山鋁產業示范園區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成為全市第五個百億元園區。預計全年全市工業園區總產值完成1166億元,同比增長10.84%。
產業結構日趨向優
這5年,是百色工業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的5年。
比規模擴張更為重要的是,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重要進展。鋁產業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效,氧化鋁年產能增加至800萬噸以上,鋁加工年產能增至165萬噸。鋁土礦除了作為氧化鋁的生產原材料外,逐步向聚合氯化鋁、鋁酸鈣、棕剛玉、工業瓷球等產品延伸,形成了非冶金化學品氧化鋁特色產業。鋁加工也由建筑型材逐步向鋁板帶箔、鋁鎂合金線、汽車鋁輪轂、發動機及變速箱鋁缸蓋體等附加值較高的鋁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平果方洲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鋁輪轂,成為奔馳、寶馬等高級轎車鋁輪轂;百色興和鋁業公司生產的鋁箔,其產品成品率及產品質量已成功提升,目前已為蒙牛、伊利等大型集團提供牛奶食品包裝用箔以及為制藥企業提供膠囊藥品用箔,其空調鋁箔產品已出口印尼,產品供不應求。鋁配套產業的碳素、燒堿、氟化鹽產量分別達到120萬噸、50萬噸和10萬噸以上。木材加工業由木片、板材逐步向高檔家具延伸。茶葉加工由綠茶向紅茶、白茶、黑茶等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發展,以浪伏茶葉、壯鄉河谷、高山繭絲綢等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業初具規模。
科技創新成績喜人。百礦集團完成的“綜合機械化采煤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和“廣西綜合機械化掘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兩個項目均獲中國第五屆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三等獎,該集團《我國中小型煤礦現代化礦井建設的“百色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榮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填補了廣西煤炭領域的技術空白。建華公司101基礎雷管自動裝填生產線通過國家安全評價標準要求驗收并正式投產,填補了我國基礎雷管全自動化生產線的歷史空白。中鋁廣西分公司榮獲全國2012年度“質量標桿”稱號。5年來,我市還推動建立了博導鋁鎂線纜公司和蘇源投資公司等多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中鋁廣西分公司、強強碳素、錦盛化工、田東石化總廠、右江礦務局、蘇源投資公司等7個自治區級研發中心。2015年,廣西八桂凌云茶業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廣西強強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等2家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平果博導鋁鎂線纜有限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級研發中心。
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生態鋁科技不斷取得新進步,礦山復墾率、氧化鋁綜合能耗、氧化鋁綜合回收率、氧化鋁堿耗、氧化鋁水循環使用率、赤泥綜合利用率、電解鋁直流電耗、噸鋁氟化鹽消耗等9項指標數值已經達到或接近國內領先水平,形成年處理赤泥900萬噸、提取鐵精礦90萬噸、提鎵40噸的生產能力。余熱余壓回收發電工程取得新突破。2013年,全市在化工、水泥、鋼鐵、冶煉等行業實現了余熱余壓回收發電工程,裝機容量達25萬KW,年發電量超10億千瓦時,每年節約33萬噸標準煤;
在科技創新驅動下,我市工業節能降耗成效顯著。2011年,節能降耗情況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5%;2012年,能耗同比下降5.35%;2013年,能耗同比下降7.16%;2014年,能耗同比下降7.18%。2015年,預計全年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0%(自治區下達任務為下降2.0%)。
生態型鋁產業“破繭”在即
這5年是百色生態型產業發展不斷突破瓶頸,迎來重大轉折,謀求破繭的5年。
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設立的廣西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提出到2015年形成年產氧化鋁700萬噸、電解鋁260萬噸、鋁加工260萬噸的生產能力,實現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400億元。但由于國務院將電解鋁列入產能過剩行業不審批新建項目,嚴重制約了百色電解鋁的發展,造成百色氧化鋁就地轉化低,鋁水供應緊缺。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在政策支持、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等方面齊頭努力,力破瓶頸,捷報頻傳。
2015年夏,百礦集團新山鋁產業示范園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等7個煤(水)電鋁一體化項目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加快百色生態鋁基地建設,解決百色鋁發展“瓶頸”、增強百色工業后勁夯實了基礎。
區域電網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百色區域電網一期工程于2014年8月1日開工建設,目前各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輸電線路同塔雙回220kV輸電線路工程基本完成,新山變至蘇源公司、新山變至百礦集團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的220kV線路已完成,且已帶電運行。
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廣西信發鋁電有限公司2×35萬千瓦熱電機組第一臺裝機35萬千瓦發電機組于2014年8月投入運行。2015年12月30日,廣西鋁工業發展突破電力制約的示范性項目百礦集團新山鋁產業示范園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第一臺機組并網發電,鋁水工程同步竣工投產……
市工信委負責人表示,隨著信發、蘇源、百礦等煤電鋁一體化項目的相繼竣工,以及百色區域電網工程項目的投入運行,企業生產電價將大幅下降,鋁水產能和產量將大幅增加,百色工業經濟發展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十二五”完滿收官,“十三五”的風帆正昂然揚起,這是新的起點,也是新的機遇。展望“十三五”,百色工業也已啟航奔向“下一站”,演繹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