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千億元產業為北海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圖為壯觀的中石化北海煉化廠區一角。 記者 李君光 攝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北海各產業園區一派繁榮景象。北海新煉化項目大放異彩,產品品質傲視群雄;臨港新材料項目產值躍居全國前列;誕生聯想、戴爾、宏碁一線筆記本電腦,冠捷、飛利浦、惠科等響當當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的電子信息產業坐上廣西頭把交椅,產值突破1000億元……北部灣經濟區設立十年來,北海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產業,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北海幾度潮漲潮落,主要的原因就是產業支撐不強。2006年以前,北海的產業發展非常薄弱,主要是水泥、煙花、制糖等一些傳統工業,規模小、實力弱。為此,北海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實際條件,選準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大力發展旅游商貿業及加工貿易,產業支撐顯著增強,進入了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尤其是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產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2006年,北海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僅為25.6億元,2007年成功引進中國電子行業龍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進駐北海工業園區,短短幾年時間,借助中電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的帶動效應,引進了惠科、朗科、三諾、冠捷等一大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5年產值達到1034.8億元,成為北海歷史上首個千億元產業。
2005年,北海全市石油化工產業產值僅為19.66億元,幾經周折,北海于2009年開始對原在市區的煉油廠實施異地搬遷改造,2011年北海煉油異地改造石化項目竣工,創造了同類項目18個月建成投產的新紀錄;2015年完成升級改造,實現產值259.06億元。總投資154億元的廣西LNG項目也將于近期投產,北海的石油化工產業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大發展。
在2005年以前,北海的臨港新材料產業幾乎是一片空白,北海從2010年引進建設北海誠德新材料項目,2011年3月一期工程投產,從開工建設到投產僅用一年時間,創造了同類項目建設的最快紀錄。2011年實現產值79.5億元,現已連續建成了二期、三期項目,2015年實現產值332.8億元,從2011年算起年均增長達到43.03%。
2015年,三大產業合計產值1638.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7.5%,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