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全國人大廣東團座會上作了發言,并且副總理馬凱到會聽取了代表意見。馬化騰表示,這幾天認真看了《政府工作報告》,對改革、拉動內需、互聯網電信詐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內容的印象比較深。
《報告》中在談到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時,不僅提到了互聯網+、分享經濟、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舊概念,而且還首次提出了數字經濟。并指出要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在馬化騰看來,數字經濟與互聯網+概念是一脈相承的,是更深入的一個層次。他認為:“兩年前提到的互聯網+強調連接的手段,今年的數字經濟強調連接之后的結果,有產出、有效益。讓我們思考互聯網產業在與第三產業通過“+”融合之后,怎么樣激發數字經濟的新動能?怎么樣服務好實體經濟和傳統經濟,既做大經濟總量,又可以幫助轉型升級?”
具體來說,傳統產業如何通過數字化、信息化實現連通、應用、交易?馬化騰談了四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發揮數字經濟優勢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振興實體經濟,制造業是主戰場,激發數字經濟潛力,用好互聯網產業這把利器,我們就有希望真正在振興實體經濟的主戰場上取得勝利。
比如以廣東發展為例,去年廣東GDP增長7.5%、總量連續28年位居全國第一,這背后反映的是制造業和互聯網產業的協同發展。
根據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的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制造信息化指數為36.9%,比前年提高3.8%,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這里制造業跟互聯網最直接關系的就是物聯網,窄帶物聯網,就是NB-IOT這個概念。
就是基于互聯網對物與物、物與管理者的連接,NB-IOT通過大規模嵌入芯片,推動廣域的互聯網把它連接起來,在云端進行實時處理,成本低,所以說可以大量部署,可以精確到每一臺設備的監控,提升整個產品線的管理和質量水平。
第二,建議加快促進內容產業的數字化融合。過去內容產業是分隔比較明顯,文學作品歸文學作品,電視劇歸電視劇,報紙歸報紙。但是現在看到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如說全媒體的平臺輸出,針對不同人群的個性化的精準資訊、新聞產品等等,也是在這兩年迅速發展起來的。
從另一個維度也看到內容產業數字化,就是打造超級IP,可以理解為“內容知識產權的融合”,通過與原創作者達成協議,我們可以把文學作品改編成電視劇,也可以把游戲改編成電影,打破了傳統內容載體之間的界限,這些方面,互聯網+產業在這一塊具有天然的連接優勢。
第三,深度挖掘生活場景中的數字經濟的機會。現在已經有很多的生活場景開始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比如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還有大量的O2O,比如說打車、停車、外賣等,而且這些場景還在不斷地延伸。
互聯網產業在這幾年也在積極推動城市服務,把醫院掛號、醫保社保、交通違章處理、交水電費等都用互聯網連接起來,效率更高了。他認為,未來還有很多機會,比如說在醫療方面,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遠程會診,甚至遠程手術輔助控制,都有可能。
第四,逐步完善有利于數字經濟發展的監管體系。總理也提到“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制定新興產業監管的規則”。因為數字經濟不僅有像新的比如大數據、云計算這樣的增量市場,其實更大的一塊是存量的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結合之后的新業態、新模式,里面很多的利益鏈重新打散、重新組合,可能產生很多矛盾和沖突。
最明顯的就是這兩年的網約車、共享單車。在一年多前,副總理曾親自去打滴滴、優步,來體驗一下是怎么回事,跟傳統出租車到底關系有多大?應該說到現在基本解決這個問題了。包括去年還有一些摩擦,但是現在也基本解決了。
還有共享單車,現在又在資本的推動下,滿大街的車子,不管什么顏色都有,街頭不夠擺了,而且現在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這個在之后的幾個月是關鍵的時期,可能在之后的幾個月,這個關鍵問題會有逆轉。
又比如,打著互聯網金融、高額返利旗號的“類金融犯罪”等,騰訊也在微信上面做工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優化監管方式,既保持有效的監管,又不傷害新業態的積極性,需要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馬化騰希望,未來互聯網能夠像水和電一樣成為生態的要素,滲透到每個行業、每個經濟的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