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知識 » 創新管理

    “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究竟有何不同?

    來源:界面新聞     發布時間:2015-09-13
      一說到“中國制造2025”,很多人便立即想到德國“工業4.0”。2013年4月,德國政府正式推出“工業4.0”戰略,而中國于今年3月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因此很多人會將“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兩項戰略進行對比。
     
      9月10日下午,廣東省佛山市在中歐中心舉行了“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前民主德國總理洛塔爾•德邁齊埃率領團隊前來參會,與中國工程院團隊對兩國之間的工業制造戰略規劃進行了一場高層次的對話。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后,各國都開始對經濟進行反思,德國、美國等工業強國重新開始審視制造業的創新技術,如信息網絡技術、智能制造技術、新能源技術等,這也助推了新一輪的工業革命。
     
      為了提高其工業的競爭力,2013年德國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推出了“工業4.0”戰略。“工業4.0”也被人們稱為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生產系統及過程中形成“智能工廠”,在生產物流管理上實現“智能生產”,整合物流資源上實現“智能物流”。
     
      今年,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主要由于中國人口紅利的流失,隨著勞動力價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結構的變化,低質、低價的“中國制造”形態需要要向中高端轉型。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中國計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國內部分人認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兩者在提出背景、采取措施,以及發展方向上,都顯得較為相似。但是,9月10日下午,在“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上,中德雙方均表示,兩者相同的地方并不多。
     
      洛塔爾•德邁齊埃表示,中德兩國所做的這兩個方案,是大家在不同時代做出來的,德國的工業已經到了一定的深度,希望能夠用現有的深度和現代的技術結合起來,而中方也希望能夠再花十年左右的時間,達到這樣加工的深度。
     
      “從相同的角度講,首先中德兩國提出的兩個戰略都是面對新一輪的全球競爭,以及工業革命采取的國家戰略。”中國工程院院士、黨組成員、秘書長鐘志華認為,另一個方面,兩國都是把制造業作為立國之本和強國之基,也把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前德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約施卡•菲舍爾則認為,中德兩國都需要技術人才的支持,如果沒有人才的話,技術再好也是沒有用的。企業家需要具有良好專業技術的職工,若沒有培訓,沒有再培養,職工們就不可能有技術的訣竅,不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的2025”都會變成一紙空文。
     
      至于中德兩國在工業制造業戰略上的不同之處,中德代表認為由于兩地經濟發展情況不同,因而存在更多不同的地方。鐘志華稱,兩國在戰略定位上是不一樣的,因為兩國在制造業方面處于不同的階段,而且基礎也不一樣。
     
      在定位上,德國的“工業4.0”提出實現智能化工廠和智能制造,由數字化向智能化邁進,“中國制造2025”提出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發展戰略。“德國要由制造強國向超級強國轉變,中國則要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鐘志華說。
     
      目前,德國已經跨越了“工業2.0”與“工業3.0”階段,主要聚焦在高端的產業和產業的高端環節,需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但對于中國的工業發展現狀,國內專家普遍認為仍處于“工業2.0”與“工業3.0”并行發展階段。
     
      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數據,中國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業增加值在世界占比達到20.8%,是個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但由于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在基礎零部件、材料、工藝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中國仍面臨著質量的問題,發達國家早在“工業2.0”時代已經解決了,因此中國還不能算是“制造強國”。
     
      對話中,有專家稱“中國制造2025”將會使中國的制造企業快速地進化。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認為,德國“工業4.0”是在“工業3.0”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中國還處于“工業2.0”的后期階段,中國面臨著“工業2.0”要補課、“工業3.0”要普及、“工業4.0”要示范跟上的處境。
     
      “對于區域的智能制造而言,我們不能盲目地智能化,包括人才、環節、創造良好的企業生態環境等,不能丟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東莞長安模具、大朗毛織、虎門服裝等。”李培根說。
    責任編輯:何軍
    相關評論
    相關動態
    相關知識
    公共服務資源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 久久久2019精品|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53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mp4|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骚片AV蜜桃精品一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