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海底管道綜合實驗室主體建設完工
來源:中國工業報
作者:李豫黔 發布時間:2014-09-12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建設工程分公司海管技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海管中心)建設的國內首個海底管道綜合實驗室最近完成一期施工。該實驗室自2012年春季開始建設,專門為開發海底管道檢測技術而設計,設立在天津塘沽渤海石油碼頭,實驗室長150米,寬50米,可提供10米水深的實驗環境,能夠更好的為海洋石油生產提供海底管道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
一方面,國內目前有250多條、超過5000公里海底管道,在役年限不斷增長,部分已經到了服役年限后期,管道運行風險徒增。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管道實驗室功能比較單一,與國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滿足當前以及未來技術研發和驗證的需求條件。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權威的綜合實驗室,為海底管道的安全運行提供技術保障。
海底管道試驗室是設計用來研究開發新技術及相關技術驗證的測試平臺??梢杂脕磉M行很多管道領域方面的研究。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和企業對海底管道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強,海底管道的一些新技術不斷被開發,并逐步應用到生產過程中,這些新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檢測技術、腐蝕研究、維護維修、工藝監控、管道評估、流動特性、節能減排。
“在國外一些石油企業和研究機構已經建立了配套的管道綜合模擬實驗室,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海底管道綜合實驗室在國內尚屬空白。”海管中心總工程師曲杰介紹。
海底管道實驗室二期建設將在2015年之前實施完成,主要建設項目包括:海底管道無損檢測技術測試、海底管道清管技術研究實驗、海底管道維修技術和裝備實驗、海底管道沖擊實驗、管道工藝流程操作培訓、海底管道底部穩定性實驗、海底管道流型流態模擬實驗、其他技術驗證需求。
“我們在后期將不斷對實驗平臺的功能進行完善,使其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建設成為中國海油或國家級海底管道重點實驗室。”曲杰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的所有作品,版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屬于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未經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刊登或使用;獲得授權者轉載必須注明“來源: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站所轉載的新聞、文章、資料等內容的版權歸原文作者和原發表媒體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普及新產品新技術,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推動技術及科技創新,促進廣西企業的發展,并非出于商業目的。本網轉載相關內容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gxgycx@126.com),核實后本網對相關爭議作品刪除處理,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