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日產汽車研發的的純電動汽車聆風全球銷量突破20萬輛,成為新能源汽車世界銷量冠軍。但是續航里程在150公里左右的聆風及其中國版晨風在中國的銷量只有區區幾百輛。
為什么在全世界都很暢銷的日產聆風在中國卻表現不佳?這與中國國情有關。美國、日本等國聆風的消費者大多家里有好幾輛車,短途用純電動汽車,遠途用傳統燃油汽車。再則,國外的充電設施也比中國完善。
有專家認為,在當前中國老百姓普遍家里只有一輛車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最青睞消除了里程焦慮、短途用電長途用油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向個人普及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最適合中國當前的國情。
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混動
什么是新能源汽車?去年9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發布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由于燃料電池汽車成本高昂,尚未進入商業化,目前國內補貼車型主要是純電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國內目前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也主要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大眾汽車全球董事長文德恩認為,在所有替代性驅動系統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未來前景最為廣闊。大眾汽車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放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未來數年將通過插電式混合動力這一途徑,將所有級別產品實現電氣化,并且幫助電力推進系統實現突破。
大眾(中國)總裁海滋曼教授也表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結合了市內駕駛和遠途駕駛出行的優勢,是未來大眾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大眾旗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純電動續航里程約為50公里,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日常交通需要,并可以采用家用電源插座充電。
寶馬、奔馳等跨國汽車公司,最近不斷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增程式電動汽車,就連混合動力技術的先驅者豐田汽車,也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這充分說明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看好插電混動未來的市場前景。
比亞迪秦的熱銷說明了什么
從今年9月1日起,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前兩批免征車購稅的新能源汽車目錄。在目錄中,插電混動乘用車只有比亞迪秦和上汽榮威(微博)550plug-in兩款車型,其余插電混動車型都是商用車。
作為國內外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十余年新能源領域的潛心研發鑄就了其成熟、領先的特質,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時掌握整車和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充電設施等核心技術的企業。
比亞迪多年前就研發出比亞迪F3DM,也就是第一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經過改進,第二代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于去年年底正式推向市場。
比亞迪秦電動續航里程可以達到70公里,完全可以滿足上下班需要。充滿電、加滿油可以行駛700公里。由于續航里程比純電動汽車短,秦的電池相對較輕,成本大為降低。雙驅動模式又解決了里程焦慮,即使沒有辦法充電也不會開不回家。短途用電、長途用油,是一輛可以跑長途的電動汽車。
由于以上特點,比亞迪秦一上市就獲得消費者的極大歡迎,產品供不應求。據工信部統計,今年1至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5.67萬輛,同比增長5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2.58萬輛,同比增長近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1.36萬輛,同比增長近7倍。
而1.36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主要是比亞迪的秦。今年1—10月,比亞迪秦累計銷量為1.1萬輛,尚未交付的訂單還有0.85萬輛。僅上海一地秦的累計銷量就超過5千輛,借助于秦的暢銷,比亞迪成為全國銷售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比亞迪秦的熱銷,充分說明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最適合中國國情。
我曾問過上汽集團公關總監朱湘君,為什么插電混動榮威在上海賣的不如比亞迪秦,她告訴我主要是電池供應不上來,影響了榮威550plug-in的產量。
比亞迪秦動了誰的奶酪?
從技術角度來看,插電式混動車的動力技術比純電動車更復雜,不是什么汽車企業都可以掌握這項技術。目前,跨國汽車企業中掌握這項技術的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豐田汽車、大眾汽車、本田汽車、日產雷諾、現代汽車、奔馳、寶馬等。而國內汽車企業中目前有插電混動乘用車產品的,只有比亞迪和上汽。
今年前11月,國產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近4萬輛,比亞迪秦一款車就占了四分之一強。比亞迪秦的熱銷,引起了一些企業的羨慕嫉妒恨。
于是乎一些非議撲面而來,什么比亞迪秦的車主不用電動而用油驅動,背離了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比亞迪在鉆國家政策空子。更有甚者,有人提出要限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發展。特別是在一些實行限購的城市,應該規定插電混動在新能源汽車牌照中的比例。
這就奇了怪了,為什么老百姓喜歡的東西非要去限制它呢?
北京是國內第一批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但是,由于地方保護主義作祟,北京市自己制定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把插電式混動車型排除在外。由于上榜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太短,北京搖到新能源汽車指標的市民,絕大多數選擇了棄號。北京市的地方保護政策,剝奪了消費者選購插電混動車的權利,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推廣。
必須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限制插電混動的理由是消費者可能不用電只用油。在當前充電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可能存在。但這不是限制插電混動的理由。地方政府應該采取有力措施,解決消費者充電難的問題,而不是限制購買插電混動車型。
據比亞迪對2000名秦車主的調查,90%的里程使用電力驅動。比亞迪秦電力驅動的成本,只有燃油的八分之一。只要有充電條件,消費者還是愿意用電動的。記著今年9月天津泰達國際論壇上,科技部長萬鋼在致辭時脫稿說,他的一個鄰居買了一輛比亞迪第一代插電混動F3DM,半年才用了一箱油。
上海不搞地方保護,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有聲有色。短短幾個月,兩萬張新能源汽車牌照已經發放過半。精明的上海市民十分青睞插電混動車型,一輛車可以滿足家庭用車的全部需要,出行成本還很低。上海實行峰谷差別電價,晚上11點至早上7點電價減半。此時給車充電能省一半電費。在政府的鼓勵下,上海市新能源汽車銷量迅速提高。其中插電混動車型增長更快。
地方保護的實質是限制競爭,保護落后。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也必須打破地方保護。當務之急是盡快出臺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廢除地方政府出臺的目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打破新能源汽車推廣中的地方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