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進入最后一天,討論來到第五階段也是整個論壇中最重要的部分產業與應用階段,討論的結果不僅影響到每一個人工智能從業者,甚至能夠改變許多公司甚至產業發展的方向。
論壇分主旨報告與高峰對話兩部分,第一部分主旨報告是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院士的主持下進行,RethinkRobotice公司創始人RodneyBrooks、多倫多大學教授孫鈺等4位專家、企業代表發表精彩的演講,為高峰對話做很好的鋪墊。
RodneyBrooks帶來題為《為中國柔性電子制造業提供協作機器人》的主旨報告,描述公司如何通過制作協作機器人幫助中國柔性電子制造業。多倫多大學教授孫鈺在《微納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前沿》主旨報告中提出:“未來10~20年微型納米機器人將能夠被應用于治療心臟病,幫助醫生做心臟搭橋手術。”百度副總裁王勁《汽車新智能》主題分享中向同行們匯報百度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突破,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落地,還需要全產業鏈共同努力。而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教授李澤湘分享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關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
法國lnnoecho創始人CatherineSimon、韓國首爾大學教授FrankPark、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王樹新、國內智能機器人領軍企業小i機器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傲博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談金東、長泰機器人CEO楊漾展開高峰對話。
小i機器人董事長兼CEO在高峰對話中,解答三個關于人工智能產業應用核心問題。
人工智能會不會代替人類?
袁總表示,機器人是人類智慧創造的新物種,初衷就是把人類從單一、重復中解放出來,所以不用擔心替代人類的說法。
“在整個機器人領域,應該是分兩大產業板塊,一個是工業機器人,另外一種一般應用在服務機器人,其核心是做機器人的大腦,也是未來人工智能競爭最核心的部分。
舉個例子,去年小i機器人向中國建設銀行提供客服智能機器人,用在客服中心,他們一年通過一個客服機器人取代了6000名客服員工,同時在很多政府機關也在使用小i機器人的服務。小i機器人會成為機器雇員公司,通過提供智能機器人服務,釋放更多人工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機器人將處理人類不想從事的簡單重復的工作,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有三個階段,有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最后是超人工智能,這是一個過程,這個浪潮不斷的席卷全球,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很多原來不具備的外部條件在機器人產業不斷累積,所以我想人工智能這次浪潮會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想象。”
機器人的下一個增長點在?
袁輝認為,下一個機器人經濟增長爆發點是虛擬機器人,機器人會變得無處不在,未來40%的對話是人機對話,人們對機器人的定義也會從實體轉變為虛擬+實體。
“從整個機器人發展的角度,它實際上確實要分不同的業態,剛才說有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中有虛擬和實體,所以它會從不同的領域會開始影響,我講兩個全球相對比較權威數據或者是分析結構的結論。
曾有一個報道預測,在2020年之前,基本上機器人將會無處不在,他這個應該更多的是說那種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機器人,但事實上很多虛擬機器人在通過移動互聯網這樣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新聞里、股票、證券市場、客服市場、銷售領域,已經迅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另外就是權威機構Gartner的預測,它預測在2020年前,人和移動設備之間的對話,會有接近40%的對話是產生在人與機器設備之間。
你可以想象說,你面對的機器可能是虛擬的形象,也有可能是一個機器人,或者是工廠里面,我們業內人理解,工廠是特定的環境,所以特定的機械設備比較容易實現。我們現在工廠里還有很多的人正在管理這些設備。
而機器人從智能發展角度,我一直講雖然我自己從事機器人行業很多年,但是不能站在行業里面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一定是跳出人工智能這個行業去看它。你才能想象說它有可能發展多快,走的多遠,現在人工智能發展這個速度已經超越我們的想象。
比如說今年阿爾法狗這個事情,在它打敗李世石之前我們還認為是不可能的,但是它真的就打敗了,可能我們很多人都無法打敗的,但是機器卻做到了。我們很多的科學家會從科學角度說,我們現在沒有一種方法證明或者是找到一條路,我們會創造跟人類如此相近的智能,但是我們在創造飛機之前,我們沒有人認為我們能會飛上天。
同理,現在我們看待機器人角度也是一樣,我們認為它很難超越人,但是我們要明白,我們創造它的時候是要用人類智慧創造它。所以我講我們必須站在另外一個角度看人工智能這個發展我們才能理解。比如我們覺得它永遠像一個杯子一樣永遠不會有生命。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我們不是在創造工具,我們可能是在創造一個新物種。”
資本市場最看好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應用在哪些領域?
小i機器人在去年年底上市新三板后,接連獲得IDG、阿里巴巴等資本的投資,成為智能機器人第一股。對此,袁輝表示現在人工智能資本投資市場正處于混沌中,但對于投資人來說是最好的時代,因為格局還未產生。在技術驅動的產業環境下,是否有核心的技術并且能夠商業化產生價值,將是評判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關鍵點。
“首先,人工智能是目前全球資本最熱的板塊,但它確實分了不同的領域,因為人工智能產業鏈非常長,剛才說產業鏈有工業有服務,另外在服務當中還有感知,有市場、有運動不同部分,對于每一個部分來講。最后的核心價值是不一樣的,比如百度提到他覺得是語音,谷歌是搜索公司呢,要做無人駕駛也好,只是其中一個應用方向,它最終的母體一定是大腦。
當然從整個投資來講,投資核心應該是兩點,第一點就是人工智能或者是機器人是以技術驅動的產業,你只要把你的產品拿出來,我們直接看這個效果,Deepmind當年只有一張紙,一個想法的時候,就可以賣出4億多美金,技術是能長期發展的核心,只要你有自己的技術團隊或者全球非常領先的技術,無論是初創團隊或者成熟團隊,這種團隊投資價值是非常大的。
第二個你的產品能不能離市場比較近,不論是工業還是服務機器人,你能不能在商業當中產生價值,如果你可以產生價值,投資人這種潛在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最怕就是追尋人類夢想,沒有資源平臺和資本優勢這種初創或者中期團隊是非常可怕的,谷歌或者是微軟或者是Facebook都在做變形金剛,是人類終極目標,但是那個你投一百億的美金也不代表你可能看到成功的可能性。
這是挑戰人類最后的問題,對這樣一個問題來講,全世界的資本確實都在找人工智能,而且現在這個投資階段,正處于一種混沌的階段,所有人都沒有完全搞清楚整個人工智能的方向,每個專家學者都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這可以說是投資人最好的時代,等到一切都清晰可見,那就說明格局已經形成。但這個時候投資的風險性很高,所以我為什么剛才說兩個方面,一個你技術是領先且有一定的價值,第二個就是不管你技術是否領先,前提都要可以帶來效益,你才能生存下去,最后先不說能成為偉大的公司,這不重要,但是只要能帶來價值就一定能有個位置。”
關于小i機器人
小i機器人是全球領先的智能機器人平臺和架構提供者。建立了包括語義理解、知識表示、機器學習和推理預測以及Bot開發框架的完整架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智能機器人商業化應用,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移動、華為、順豐、通用、萬達等幾百家大中型企業和政府提供服務,用戶超過5億。小i機器人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云操作系統iBotOS,為各類機器人、智能硬件和傳統制造業提供快速接入云端“大腦”的能力,實現機器人服務從虛擬到實體的延伸。全球智能機器人領銜分析師TomAustin評價小i機器人,技術和產品屬于最尖端,可排在國際前3-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