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報:今年7月,國務院《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發布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免征車購稅等新政陸續出臺。政策是否達到預期效果,這對產業發展是否具有重要意義?
苗 圩:今年7月,國務院《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發布后,各相關部委、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落實。7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電動汽車充電執行居民用電價格;8月初,財政部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從9月1日起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8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一批免征車購稅車型目錄。
對買電動車的人來說,這是直接的實惠。按照我們在北京市場做的調查,以目前市場上常見的20萬元左右的純電動轎車為例,從購買環節來看,電動汽車可享受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免征車購稅政策出臺后,1萬多元的車購稅又免了,而且純電動轎車沒有消費稅,消費者以10萬元左右就能買輛電動轎車,這已經接近了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從使用環節來看,消費者使用過程中每年要交的車船稅免了,電動汽車充電按居民用電價格,用電成本大概是用油成本的十分之一。如果電池組能與車輛壽命相當,電動汽車運行成本也很有競爭力,大大減輕了消費者的使用負擔。
還有,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充電設施建設也在提速。截至目前,試點城市已建成充/換電站600座、充電樁2.7萬多個。國家能源局正在抓緊制定充電設施發展規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充電設施建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完善城市規劃,將充電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納入規劃;政府機關等公共機構也在加快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國家電網公司已開始布局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充電設施布局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
數據顯示,今年7月、8月新能源汽車月產量都超過5000輛,同比增長10倍以上。其中一些企業,一天的電動汽車訂單就超過60輛。市場火起來了,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的信心也足了。以前在觀望的、不敢真投的企業,現在則表示要加大新車型研發投入。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車型將會迅速多起來,老百姓買車的選擇也會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所以,《新能源車指導意見》的發布,政策措施一項一項的落地,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是重大利好。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呈現規范有序、高速發展的態勢。同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對于我國減少石油對外依賴、降低尾氣排放等具有重大的意義,也將極大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中國工業報:現在社會各界一致認為,對于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而言,標準的制定非常重要,如充電接口標準等。那么,目前我國電動汽車標準制定情況如何,能否支撐產業發展需要?
苗 圩:標準是規范產業發展的基礎,標準體系建設直接關系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行業企業加大投入,積極推進電動汽車標準制定和體系建設工作。截至目前,我國已發布電動汽車標準75項,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電動汽車標準體系,其中整車及基礎通用標準28項、動力電池及關鍵總成標準21項,充電設施標準26項,覆蓋電動汽車發展需要的各個方面。如充電接口國家標準已經發布,全國統一實施,電動汽車可在任一充電樁充電。
從與國外對比的情況來看,我國電動汽車標準基本處于前列,國外有的標準,我國基本都有。我國有些標準在國際上率先發布,有些標準則要求更嚴、更細、更全。如電池安全標準,國外只要求電池系統安全,我國同時還要求電池單體和模塊安全。
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技術進步、市場發展情況也在組織行業加快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性能指標要求。目前,我們正在制、修訂的標準有77項,其中修訂標準16項。如電池循環壽命標準,以前要求滿充滿放500次后電池衰減不得高于20%,現在指標提高到10%。通過標準引導,推動電池性能的不斷提升,爭取電池壽命能做到與整車同壽命。我相信隨著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產品性能不斷提升,將極大緩解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后顧之憂。
中國工業報: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應用,我國公共服務領域與私人領域相比,前者快于后者,而在歐美是后者快于前者。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大規模進入家庭,才是市場成熟的標準,對此怎么看?
苗 圩:我國新能源汽車試點采取的是公共優先、私人跟進、循序漸進的推廣模式。2009年,我國啟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試點,在13個城市的公共服務領域率先推廣;根據試點情況,2010年6月,試點范圍擴大到25個城市,同時從中選擇6個城市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這種模式是充分考慮我國國情的,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出行還是靠公共交通,公共交通領域充電設施建設也相對集中,同時公共機構的示范作用可以提高私人消費信心。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不斷推進以及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私人消費領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我相信通過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通過企業的不斷參與,將來車型會越來越多,供消費者選擇的余地也會越來越大,而且通過競爭,價格也一定會越走越低。私人消費比重將不斷擴大。
中國工業報:工信部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下一步重點工作是什么,還有哪些措施將會出臺?
苗 圩: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工信部將按照國務院要求,抓好《新能源車指導意見》的落實工作。
目前,根據國務院領導的指示,我們對《新能源車指導意見》進行了認真梳理,整理出25項主要任務。每一項任務都有牽頭部門,各牽頭部門都要提出擬出臺的政策措施及時間進度。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跟進25項任務落實情況,推動各項政策按時出臺,形成政策合力。與此同時,及時發現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并推動解決,逐項落實《新能源車指導意見》任務,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體系。
同時,按照《新能源車指導意見》要求,我們還將督促指導各個試點示范的地方政府加大推廣力度,對試點示范城市要進行監督檢查,對推廣應用比較好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兩年內沒有進展的試點城市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并要打破地方保護,鼓勵非本地生產的電動車進入本地的市場,通過競爭促進汽車生產企業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