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9點06分,廣西首臺“超低排放”熱電聯產機組經過168小時測試,正式投產發電,這臺機組位于柳州市鹿寨縣,而該工程則是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叫做“上大壓小”熱電聯產項目,也就是一個全新的火電廠。
說到火電廠你會聯想到什么?污染環境、"香菇藍瘦"?但是這個火電廠可不一般,首先我們來分享幾個數據,煙塵國家規定30毫克/立方米,電廠可以做到0.2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國家規定是100 毫克/立方米,電廠可以做到于24.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國家規定是100毫克/立方米, 電廠可以做到5毫克/立方米,可以說各項環保指標遠遠低于國家的排放限制,這也就是所謂的“超低排放”。
如此低的排放,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是先進的環保理念,第二就是舍得投入,記者了解到,項目原計劃環保設備投入是1.3億元,后來又增加投入近1億元,這1億元主要是購買環保設備“濕除”和建設室內煤廠,有了室內煤廠,煤渣就不會亂飛污染空氣,而“濕除”的作用體現在降低污染排放值,并與除塵、脫硫等設備一道實現電廠的“超低排放”。
“上大壓小”熱電聯產項目與2014年開工建設,一期總投資35億元,計劃安裝兩臺35萬千瓦超臨界熱電聯產機組,第一臺投入運行之后,第二臺也將在年底并網發電。
記者還了解到,兩臺機組同時運行后,每年可以發40多億度電,可實現年產值17億元,上繳稅費約1.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20個,此外電廠還可以向我們的市場供熱,可以達到(每年)400多噸的蒸汽供應量,供熱范圍可覆蓋鹿寨縣經濟開發區和柳東新區,就拿鹿寨經濟開發區來說,集中供熱后,可關掉園區內29臺小鍋爐,每年可節約標準煤9.2萬噸、二氧化碳減排17.7萬噸。